关键字
文章内容
适应是一种接受,也是对自我的挑战
 
 
修改时间:[2019/01/10 22:06]    阅读次数:[437]    发表者:[起缘]
 

  “我们都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环境对于我们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是全面且深刻的。比如,四季变化我们会根据气候调整自己的着装;当我们步入一个安静的会堂时,我们会自觉的放轻脚步、保持缄默。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建立了“认知发展理论”,揭示了顺应和同化是儿童认识和发展的重要方式。孩子是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的适应环境从而在生存的基础上*得了多种技能。人都是如此,在不能改变外在环境的情况下,率先改变自己内心的心理结构。”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的思想。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不是不变的,而是由低级向高级逐渐进化发展的。进化的整个过程都是在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演变而成的。纵观人的一生其实也是一个不断适应的过程。适应的问题无时不在,无刻不在。当生活中出现新变故时,我们必须学会从容面对。

  适应其实就是一种接受。我们要在赖以生存的环境中继续生存下去,所以我们必须接受生活中种种我们不情愿却不得不接受的变化。接受,是在心理上认同,情感上容纳;并说服自己尽快走出“怀旧”观念,正确的面向未来。

  因改变不易,生活中的我们太过依赖安逸的生活圈,我们渴望耳根清净,我们渴望生活在安稳的环境里,我们不是寄居蟹却渴望着寄居蟹般的舒适,因此走出舒适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如登天。但当客观现实发生改变时,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未来的自己何去何从我们开始惶恐,惶恐的不知所措。窘迫的我们不愿走出昨天,直面现实,我们总是缅怀过去,缅怀过去的生活万般美好,我们对自己的眼下开始抱有悲观消极的态度。我们不愿接受现在,不愿失去曾经拥有,更不敢放眼未来,可有一句话说的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活由不得你,时间由不得你,就连安逸现状也同样由不得你,我们要生活下去,就必须接受生活中种种不愿接受的改变。别人不能接受的,你若是敢于挑战,与她相比你就是成功者,真正的成功并非只是一味和谁比较,战胜自己,虽败也尤荣。而敢于跳出舒适圈的人,未必会失败。

  适应说到底也是一种挑战,你的每一次适应,都是一次次严峻的自我考验,适应可以说是一种撕心裂肺的整合,一种脱胎换骨的磨砺。

  生活中几乎人人都会对适应下的改变闻风丧胆,“不,我觉得现在还不错,我不想改变”,其实有时候并不是他真的很好,好到无从改起,而是他即使过得不好却还是不敢面对,不能适应,不想改变,万一我离开了这家公司,我找不到下家呢,万一我脱离了现状,我的明天一片黯淡呢。可如果我们不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和心理调适,怎么能挣脱困苦的现在呢。

  聪明人懂得不断适应、适应中丰富自己的学历,生命起于适应,赢在学*,并将眼光放的长远,随时着眼于偶然触碰到的新机遇,其实他们明白,适应是人生别无选择的课题。人活一世,学*一世,适应是个人阅历的丰富,是眼界的开拓,归根结底这也是一门社会对自我,自我对自我的教育。所以你会发现很多相较偏安稳的人真的很平庸,而默默学*,不断的在前行的阅历中挑战自我的人,他们反而一朝勃发一鸣惊人。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被吴王夫差打败,被围困在会稽山,万般无奈之下,屈膝求和。后来,他为了使自己不因为生活安乐而忘记耻辱,夜间睡在柴草上,在自己的住处悬挂苦胆,吃饭,睡觉之前,都要尝尝那胆的苦味,激励自己的斗志。他人生突变,从一国之王变为囚徒却从未气馁。反而是发奋图强,立志报仇。勾践还做了一件令他一生都不会忘记的事情?,他亲自为吴王夫差尝便,以判断其身体状况因而得到夫差的奖赏。时间久了,随着夫差对勾践信任度的增加,勾践对吴国的事务越来越了解。后夫差把勾践放回越国,勾践回到了越国立刻招兵买马,经过长期准备,打败吴国。”

  适应是对自己人格的磨炼剂,也是对一个人潜能的最好挖掘机。整个适应过程必然是痛苦的,但适应过后我们却可以从中得到宝贵的人生阅历,其实我们明白,适应是人生别无选择的课题,与其被动等待,不如反被为主,先发制人。

  越王勾践正是在不断的适应中,遍尝了人间酸甜苦辣,从而充实了人生的眼界,扩大了格局。并在不断改变的环境中让自己尽快适应,并理智的分析环境抓住唯一一次的反败为胜的时机。

  伟大音乐家贝多芬曾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向命运低头。” 无论自己身处多么艰难的境地,不要被困难吓到,只要我们有信心有毅力,再多困难都会被我们克服。正是出于顽强的意志力,不向命运屈服的决心,才成就了他伟大传奇的一生。

  留白体现在人际交往中的艺术—回避是最精明的适应

  人与人相处逃不过 “舒服”二字。比起交心,让心得到片刻放松,心不累才是最合适的相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20%来自说话内容,80%来自情绪,对方的每一个神态语调和语气往往都能折射出很多信息,用一个合适的语气和语调与他人沟通,谈话气氛自然大不相同。

  聪明的夫妻对于“忠诚”度的考验,大多选择给彼此留下足够惬意的私人空间,从而使夫妻感情稳定,家庭和谐。

  比如:当男人回家较平常晚时,普通女人会急得暴跳如雷,语气生硬不留情面的说:几点了啊,你还知道回家啊?说,干什么去了,跟谁在一起了?做什么了?给我从实招来?

  而高情商的女人通常会和颜悦色的说:亲爱的,这么晚才回来,一定是在外面应酬吧。我很担心你,所以才给你打了很多通电话,我心里明白你为了我们这个家日夜兼程,我很担心你。下次应酬,请你事先告诉我省得我惦记。

  俗话说,“一句话可以说得人笑,也能说得人跳。你说什么样的话,你就是什么样的人,别人骂你一句,你回他一句,这就是吵架,别人赞美你一句,你回敬一句这就是社交。”平常人揣着糊涂装明白,而智者说话严丝合缝却能处处给人留出回旋的空间,即使感情世界已亮红灯,明眼人看破不说破,机智面对,总不至让自身完全闲入死胡同。老一辈的人总是将“留有余地”这个词拿出来教导我们,无论和谁之间说话都要给人回旋余地,这也叫处处留情,说话其实很简单嘴巴一闭一合,一言既出,但说话又是一门学问,言谈间充分体现出你的情商、交际头脑。头脑灵活的营业员在推销产品的时候往往不给人强买的感觉,尽管销售类工作的竞争压力是很大的。即使一个单对她们来说是提成、与岗位的晋升挂钩,但和顾客的交流中并未有跑单的焦虑。

  朋友间相处,“求同存异”的说法在这里是最合适不过的借用,无伤大雅的性格*惯,我们知道就好,对方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可以不接受、不吸纳,对方身上有我们看不顺眼的*惯我们可以不去学*,但我们要对其自身给予尊重,尊重人与人间的差异性,聪明人会选择尊重对方的言行,置身于对方的背景环境下谨慎思考,从自己的思路里抽身出来并试着说服自己理解包容,以让自己同朋友时刻沐浴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

  不是原则性的问题我们可以坚持“视而不见”,并告诫自己你千万不要做给别人添堵的人。聪明的领导回避下属间需要回避的一些矛盾,比如平级间的竞争,比如同事间的关系是否紧张,比如午休回来的时间点有多少人开了小差等,领导坚持“视而不见”从而保持了公司氛围的平衡。

  学会回避是一种本事也是一门学问,这就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留白。现实中谁若驾驭不了它,谁就会对周遭的人际关系感到迷惑,职场中的人时常感叹:“活累不要紧但是别心累”。倘若你能适应自己所处的环境,你的想法、做法就会跟随着你平顺的心态进入一个新境界中。回避不是做糊涂虫,而是“难得糊涂”聪明的人懂得藏锋。“强出头的是废物,能屈能伸是人物”话虽糙点,但言简意赅。

  强者锋芒毕露,而智者伸缩自如。回避更是一种人际交往中的至高境界,深追下来其实比面对要难上许多,懂得回避的人气量大、胸怀宽广,“宰相肚里能撑船“大抵就阐明了这层含义。无论人与人,人与社会,随时都会有出现不协调的时机,学会换位思考,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天海阔天空,让回避的艺术展示出人性的智慧。

  文 心若雨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