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说月亮
 
 
修改时间:[2018/09/26 09:07]    阅读次数:[386]    发表者:[起缘]
 

  又是一个中秋,真快。

  去年的中秋——或者说近几年的中秋都是颇无趣的, 分明感到月亮没有先前所见的圆了,所谓“佳节”无非就是电视上一场场虚情假意的晚会——像如今许多的月饼,包装华丽,价格骇人。

  也许,月亮没变,变得是人心。

  但我又觉得,月亮肯定没变,一直都是那个月亮,悬在中国文化的夜穹中,熠熠生辉。

  在中国人的文化思维中,月亮的意义丰富而动人,浪漫亦多情。从上古的嫦娥奔月传说开始,月亮先是负载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原始情感——对未知宇宙的朦胧探索和对飞翔的渴望。任何一个民族的早期文明都很难脱离神话和祭祀,由此再衍生出对天地、对生命的思考——于是月亮开始有了哲学意义。

  中国人对于哲学的种种思考都基于一个出发点,即是“阴阳”,这同时也是我们的先民对世界最初的认识。从自然中找寻,何为“阴阳”?《说文解字》中称月亮是“太阴之精”,就是宇宙间太阴的精魂。而《礼记》也云:“大明生于东,月生于西,此阴阳之分,夫妇之位也。”于是太阳代表男性之阳刚雄健,月亮代表女性之阴柔婉约。这种观点延续至今,我们小时候就说“太阳公公”、“月亮姐姐”,可见此阴阳之说影响之深。

  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敬畏便需要造神,中国人的所谓“月神”一般是指嫦娥,然而嫦娥奔月后却化为了蟾蜍,故而月亮也唤作“蟾宫”。于是也有说女娲是“月神”的,汉代出土的画像砖上,确乎有伏羲捧日,女娲捧月的形象,可女娲为“月神”一说,目前尚无历史资料,大抵还是因为伏羲与女娲的性别象征,太阳属阳,月亮属阴,这才如此搭配。

  随着母系社会的瓦解崩塌,父权终于占据领导地位,于是部落文明间的硝烟气变得浓重,经过掠夺、战争、杀戮,社会渐渐归于统一和平静。这时人们便想要回归到母性的安宁中,中国文化的女性浪漫情结开始发展,《诗经》第一篇就是和美温婉的《关雎》。在找回母性力量的过程中,纯洁恬静的月亮由此被赋予了女性的婉约美。而随着后来文艺审美从祭祀中脱离出来,月亮的宗教意义便渐渐弱化,转而成为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意象。韦庄有一句:“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诗经》也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的句子。可见月亮几乎就是佳人的代称。古人从不吝惜对月亮的笔墨,单看那些描写月亮的诗词吧,总是令人心醉的。

  李白是写月的高手,他和月亮一般,同样的冷寂、孤高、孑然而超群。“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看似不孤独,却透着彻骨的寂寞。这位叱咤诗坛的大诗人,他的情感与自由,似乎只有在月夜才能得到释放。李白身上的自由是狂乱的,原始的。是一种从内心迸发的蓬勃与骄傲。那是属于千万失意文人的声音,属于他们的舞蹈,属于他们的节拍。那亦是对生命敬畏的仪式。李白的生命,属于月夜,属于诗歌,属于他绣口里的半个盛唐。

  南宋文学家洪迈的《容斋随笔》所载:“李太白在当涂采石,因醉泛舟于江,见月影俯而取之,遂溺死。”洪迈是不相信的,但我倒以为,其本谪仙人,抱月而逝,如此结局之于李白,再妙不过。

  苏东坡也写月,但又与李白不同。这个人不似李白那样张扬,一生更多的是随遇而安,是率性洒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这一句可谓绝唱,这是一种普世的、温暖的、又似有一种悲天悯人,或者自哀命运的情感宣泄。“人长久”,简简单单三个字,它所承载的情绪却是天下共有的,怎能不令人动容呢?

  文人崇拜月亮,思念故土,身世孤寂以及高洁而不与世俗同流的品性,都由月亮寄托。淡淡月光成为文人的审美意趣和人格代表。

  苏东坡渴望长久,渴望永恒,这也是月亮哲学意味的延伸。古代文学对月亮的关注多于太阳,因为月有晦有明,时圆时缺,如此周而复始但又生生不息。这便引起了文人对宇宙永恒的思考和对人生短暂无常的喟叹。“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发出的是天问,吟咏的是生命的沧桑与从容。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沧海桑田,亘古不变的月亮依旧是中华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或许有些人眼中,她已是中秋节一个冰冷的符号,但她五千年来所见证的华夏民族的生息与传承,就注定她与我们血脉相牵,不容分割,不容亵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