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得意失意 人生常态
 
 
修改时间:[2018/05/03 12:07]    阅读次数:[369]    发表者:[起缘]
 

   心理学中有这样一条规律:受生理、社会、心理这三大因素的影响,人的心理活动有一定的规律性,就像围绕一条直线上下波动的曲线,这条直线是幸福基准线(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的基本幸福指数),曲线则是我们快乐悲伤的指数,像价值规律一样,不论这条曲线如何波动,都不会偏离幸福基准线太远,也就是在遇到开心的事情,我们的快乐指数上升,但不会无限的上升,困境中我们的悲伤指数也不会降到深渊,两者是以心理健康调适能力为基础,围绕幸福基准线上下波动,也就是说,快乐、悲伤都是人生常态,生命就是一幅交织着喜怒哀乐的人生画卷。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人实现了长久以来的梦想,这个时候他的快乐指数爆表,达到了曲线的最顶端,也就是波峰,在感受到短暂的快乐之后,曲线开始下降,直至与那条直线(幸福基准线)相交,也就是快乐水平回到了幸福基准线水平,当遇到生理期、事业的瓶颈期、疾病期,快乐指数开始直线下滑,直到曲线的最低端,也就是波谷的位置,此刻也就是我们感受到最糟糕的时候,同样,这样的时候不会持续太久,快乐指数开始上升,直到再一次与基准线相交,也就是说我们很快走出不良情绪的困扰,多数女性在生理期或者更年期的时候脾气暴躁、心情低落出现的抑郁、焦虑情绪是生理原因所致,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大可不必介怀,度过这段时期,心理健康水平会回归正常。

   斗转星移,命运无常。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得意之时,也有怀才不遇、命途多舛的失意之时。

   得意之时坦然,因为这样的快乐终将过去,当居安思危,怀忧患意识,积蓄力量,为长远打算,放眼世界,许多知名企业并没有因为一时的经济效益止步不前,而是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新产品的研究开发。

   失意之时泰然,因为此时的悲伤终将过去,苏轼在逆境中能够扶危济困,享人生之乐趣,风雨之中仍怀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乐观,成为历代中国文人的精神偶像。李安算是一个大器晚成的导演,四十岁之前没有执导机会,为了工作忙碌的妻子,他承担起了的所有家务,这期间,他韬光养晦、不断学*,阅读了大量的书,所以机会来临的时候他能够厚积薄发、执导出一部部优秀的电影作品。

  任云卷云舒、花开花落,皆宠辱不惊。快乐、悲伤乃人生常态,得意之时泰然处之,失意之时坦然对之,浓墨重彩、清新素雅的画卷由自己描画。

 
 
 
上一页:网 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