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看到那两位在病榻之上手牵手的老人,我落泪了
 
 
修改时间:[2018/04/28 14:07]    阅读次数:[437]    发表者:[起缘]
 

  曾在网上看到一幅图片,一位老佰佰和一位老奶奶在医院病床上手牵手,照片是黑白色,两个病床挨的很近。看到这一幕,我心里落泪了,这是世纪之恋,这是一生衷情,这是相扶到老的真实写照。

  茫茫人海,熙攘人世,一个人和另一个相识的机率有30%,相爱的机率有20%,而终生相伴的机率却只有10%。相识容易,相爱难,而一生的伴侣更难。所以从一而终,善如善终者皆是有福缘之人。

  我们一生都错过了许多,也拥有了许多,有些人和事在不经意间,悄悄的流逝于我们的心田,也有些人和事,慢慢成为我们生活的主题。在这改变中,我们的经历也随之丰富,新的感受不断增加,然而,这些东西只是算作心灵的土壤,我们终究要成长,心灵的成长才是最至关重要的。

  有些综艺节目上,美丽年轻的主持人采访某位老者时,那位老者紧张的像个孩子,而主持人却像是阅尽千山万水的老者,在那炫丽多彩的舞台,两个人表现的迥然不同,这使我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心灵的成熟跟年龄无关。

  为什么有的90后年收入达到千万,为什么有的人老了靠拾荒度日?为什么面对大场面,有的人能够镇定从容,而有的人却紧张不安?为什么跟有的人打交道,心里很舒服?而跟有的人打交道如同针尖对麦芒?

  人天生都是一样从婴儿长大,只是到后来,环境,教育,经历出现了千差万别的距离。我们可以说,打破心理舒适区域,才能更快成长,但是有些人,在逆境里沉沦。我们*惯了打破重建,重建了又要打破,这是人在内心里不断强大反应。

  这种强大是一种自我的强大。有没有想过融进另一半生命里,用一种携手奋进的精神,共同迈向美好。人生美好,不仅仅是个体的强大,更重要的感受到他人的爱。这是一种团结合作,更是趋向融合的人生之旅。

  一个人太久,陪伴太过艰难,是因为情商不够。当我们能用数理化解决问题时,发现某些问题是无法解决的,内心的爱和温暖才是解决之道。

  我很羡慕那些拥有高情商的人,因为他们虽然没有什么绝技,但是在社会中生活的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他们是被上苍眷顾的一批人。当一些人费尽心机来研究他们时,发现琢磨不透,如有神助。

  也许,一种被装在瓶子里的心,是无法真正感受这个阳光灿烂。但是他会偶有感应,就像这透过玻璃瓶的余晖,可是却无法打破这个瓶子。

  而瓶子外面的人却能潇洒自如的徜徉在阳光里,我们看到他们快乐的童年成长,看到他们激情的青春时代,看到他们得意的中年时代,不久也将看到他们幸福的手牵手在这病床上。这就是我为什么看到那幅图片,心里在流泪的真正原因。有些时候,无言的哭泣更伤人至深。

  郑板桥有句名言叫“难得糊涂”,这句话确实很中庸之道,也很受用。有时,我们心里很虚弱,很恐惧人;有时考虑问题,头脑里有许多必须这样的念头;有时翻来覆去的思过后,就会冒出一句,只有这样办了。但是我们从没有站在积极的角度上这样想:我还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呢?

  心的转念在于拥有“糊涂”的基础之上,糊涂是全面考量全局的心态,而不是纠结某一个结点上、某一种心境之上。我们身边的事每天都发生,每天都不相同,所以我们的心境也会不断的转换,这时人的情结就会是许多场景融合的,就像博大宽宏翻腾的大海,泱泱大洋当然浑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糊涂之意。

  一句话从不同的角度表达,就会有不同的意思,那么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如果换个角度,认为的玻璃瓶是不真实存在的呢?只是自己的一种防卫机制;如果看到那些情商高的人,不是抗拒,而是学*交往的心态呢?会不会更好的和他们融入?如果那些心里强大的人,我们不是仰视,而是平等的交往呢?会不会出现另一种情况?如果换作一种思维,承认这世界有优秀的也有不优秀的,但是他们的人格是平等的,这样认为,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愤愤不平了。

  当然了,最后,当我们的思路心态对路了,看到那两位在病床上手牵手的老人,就不会是隐隐作痛的流泪了,而是真心祝福祈祷的幸福之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