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对比”
 
 
修改时间:[2017/08/01 22:07]    阅读次数:[390]    发表者:[起缘]
 

  人的一生都在对比中进行,从呱呱落地到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这段时期是最天真无邪的,当孩子步入四五岁的时候,那种隐性的对比就开始了。比条件,比父母,这种小伙伴们之间的对比也许可以看成童言无忌,但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就已经开始有了分辨的意识,家庭条件的好坏甚至于父母的长相都可以成为孩子炫耀的理由。走进了学堂,新一轮的对比就开始了,最鲜明的就是成绩的对比,有对比才有进步,这种对比也许表面上不露声色,更多的是暗地里的竞争。其实说起学校里的这种对比,注重的还是位置的排名,越靠前也越表明自己的优秀,这样的竞争看似没有硝烟,却让人感受到那激烈的你追我赶。

  毕业后就是工作的对比了,当然这种对比是放在同一水准平面上,比如同一所大学出来,因为机遇或者人情关系,彼此的工作拉开了距离,当这种对比产生的时候,很容易让人产生落寞阴暗的心理,有可能同学的时候对方成绩远不如自己,但对方的工作环境,工作待遇就比自己好很多倍,这不免会让人怨天尤人,但没办法,现实就是这般残酷。

  工作稳定之后,然后就是恋爱结婚,接下去就是配偶的对比了,如果说之前的所有对比都是肤浅的,短暂的,甚至于愚蠢的,那寻找配偶就是人生中最关键的一步了。其实这种对比短时间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每个人对婚姻的理解不同,也造成了每个人的择偶观点的不一,如果说一开始的对比还停留在一个人的长相或工作上,那更多的对比还需要用时间来证明,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来自于内心的肯定和满足。

  步入婚姻之后,那接下去的对比就都是围绕家庭展开了。首当其冲的就是比孩子,性别的对比只是潜意识中的一种优越感,但这种优越感很快就会被孩子之间的聪明与否所替代。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母亲怀孕的那刻起,孩子的学*过程就开始了,胎教也成了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而孩子出生之后,五花八门的早期教育一直都围绕着孩子转,各种教育类的杂志也成了年轻父母参考的依据。从五六岁开始,有些甚至更早,孩子就被送进了各式培训班,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亲戚的孩子,从二岁开始,就接受英语的启蒙教育,当然,这也与自身的经济条件分不开的。看看现在的生活周围,各式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所谓有需求就有市场,但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成效,人的基因还是不可小?的,有些孩子天资聪慧,一经引导,兴趣也都培养出来了,于是父母孩子皆大欢喜,而学校里的功课同样不逊色。而有些孩子本来就属于那种憨厚迟钝型的,凡事不太容易开窍,所以尽管父母也作了努力,但效果甚微,于是孩子与孩子之间就拉开了距离。开同学会碰面,从开始的配偶转到孩子身上,这样的对比很容易让人自卑,也会因此怀疑当初做错了选择,但事已至此,再多的后悔、抱怨都无济于事,孩子是自己的,哪怕再不济,也得用心地疼下去。好在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有些孩子秉承了父母的美丽和聪慧,而有些孩子秉承了父母的宽厚和善良,于是也就有了各自不一样的人生。如果说学生时代孩子的优秀与否关系到父母的颜面,那之后的成材就更是父母的骄傲了。有些孩子天生不是读书的料,初中毕业或几年技校下来就参加了工作,而有些孩子大学毕业读研考博甚至出国留学,就学的道路上可谓风生水起,经历了这么长的深造之后有一份满意的工作也在情理之中,糟糕的还是那些毕业出来眼高手低的大学生。其实不管是怎样的文化程度,只要踏上工作岗位的那刻起,对比又重新被赋予了现实的意义,于是在父母的唏嘘声中,从前的那些夸赞又有了不一样的排名。

  随着孩子的长大成人,作父母的我们也开始步入中年,于是孩子的婚事也成了父母操心的事情,总觉得只有孩子结婚成家,作父母的才算完成了责任。如果说当初自己的婚事可以一意孤行,自己作主,那孩子们的婚事我们就只有参考的份了,孩子婚姻的美满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以后的晚年生活,但这样的选择往往也是一种赌博。当我们的孩子都各自成家之后,我们发现又有了对比的东西,当然不再是孙子(女)的可爱聪慧,那已经是我们鞭长莫及的事了,而是儿女的体贴孝顺,当然还有自己的健康问题。忙乎了大半辈子,突然觉得健康才是自己的,这个时候我们开始对比身边的同龄人,是不是比她们苍老很多,憔悴很多,也开始审视自己身上的各类疾病,但愿这时候的重视都还来得及……

  幸福是什么,它不是面子,不是虚荣,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生活,都有看到和看不到的风光,有句话说的好,你的幸福在别人的眼里,如此说来,其实是我们自己漠视了身边的幸福。对比可以看出高低,可以看出距离,但不是所有的对比都是客观公正的,有些对比需要用一生去证明,只有当我们老去的那一刻,重新回味自己走过的一生,尤其是那段晚年的生活,如果充满了幸福和祥和,我们能说这样的人生是失败的吗?但一个“比”字的确让我们失去了很多本该有的快乐,我们贪恋别人的富有,羡慕他人的孩子比我们的聪明,老公比我们的出色,可是当这已既成事实的时候,我们除了正视自己的现状,还能改变什么,如果让心一味萎靡沉沦,只能让生活变得更加不堪和糟糕。生活中有对比是正常的,如果它能促使我们更加地发奋图强,这何尝不是一种正确的激励,最要不得的就是看不到身边人的优点,颠覆生活的全部,那才是真正的悲哀。

  回过头来再重新看这个“比”字,它是两个“匕”字并排在一起,都说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那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两把匕首一样的锋利,总有一把会刺伤到人,这无意中也应了一句古话,“人比人,比死人”,话虽不中听,但的确是这个理,只有比得健康,比得正常,想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会心理平衡,心地坦然。写到这里,突然想起曾在网络上看到的一句话, “人与人,事物与事物有差别,所以,对比是必须的,有对比才有进步。我理解,但对比不是攀比,我奉行的是自我对比:五年前,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只要尽了力,有收获,有进步,哪怕一点点,也是成功的,纵然阿q,也心安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