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信心刍议
 
 
修改时间:[2017/05/04 17:07]    阅读次数:[463]    发表者:[起缘]
 

   信心刍议

  关于信心,似乎在摊上事儿、遭遇大麻烦、陷入困境的危急时刻,更容易让人惦记它,祭拜它。

  无疑,企盼也好,祈祷也罢,集聚信心的正能量,毕竟还是有助于摆脱苦海,化险为夷的。

  且说曾经的雷曼兄弟垮台之际、波罗的海指数暴跌之日、双汇遭遇“瘦肉精门”之时,有多少苦主即便失魂落魄,大多也还将信将疑或半信半疑,纷纷祭起信心这面旗帜。真心考量,其中的苦衷,倒真是你懂的!

  其实,信心原本并非此等世俗功利的玩意儿。

  此话怎讲?

  窃以为:信心或许源自宗教,关乎信仰,关乎理念,当然也关乎预期。

  记得曾经读过一个叫做《信心铭》的经典,对所谓信心的本质意义所作的描述,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据悉,《信心铭》是禅宗的一个法典,包含着这一宗派的修学真谛。而禅宗是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的重要创新。换言之,禅宗是印度佛教与中国信仰结合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派。

  关于信心的定义,《信心铭》认为:“信自心佛,心外无佛;是心作佛,念念铭记”。由于心就是佛,心外无佛,所以,信心只能来自心中的佛,而且,为了坚守信仰,必须“信心不二,不二信心”。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信心铭》开门见山就直白地指出:“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无憎爱,洞然明白。”从语义学上理解,我觉得:信心的目的是达到至高无上的道的境界,为此,不应过于斤斤计较,而应一心一意,勇往直前。

  在这点上,商界泰斗李嘉诚多年前的一个观点,可以视作关于信心的最好注解。虽然当时谈的是经商之道,可是,他提出的“好谋而成、分段治事、不疾而速、无为而治”,却于在商言商的逻辑中,展示了“信心不二”的独特理念。

  再从入世的角度诠释信心,我们不难发现:李嘉诚之所以能够“不疾而速,无为而治”,关键在于其对于未来或预期的信心,所谓“好谋而成,分段治事”,不过都是手段或策略。深一步讲,企业的管理制度、经营体系、人力资本、智力资源,都构成企业信心的核心基础。离开了这些关键元素,信心大概就会落到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地步了。而一旦马失前蹄,商战失利,即便临时抱佛脚,祭拜信心之神,似乎至多也是事倍功半罢了。

  因此,信心可不是一面可以随意挥舞的小破旗。倘若事业的领地里仅仅圈养着锱铢必较、睚眦必报的猥琐精神,那么,信心的旗帜未必就能轻易地飘扬在其苦守的一亩三分地的上空的。

  —— 冯存山

 
 
 
上一页: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