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关山万里义结奇缘
 
 
修改时间:[2017/04/22 00:07]    阅读次数:[387]    发表者:[起缘]
 

  文/张树岗

  幼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谓之为人生的三大不幸。凭心而论,人生遭逢其一便非同小可。对于西乡县白龙塘镇82岁的高龄老人张成骥而言,父亲和妻子早年都别他而去,垂暮之年又罹丧子之痛。痛定思痛,痛何如之?然而,正当张成骥穷愁潦倒,心灰意赖的艰难时刻,却接二连三地收到来自万里之外的高额汇款,今日五千,明日一万。这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与外界无亲无故的张成骥老人何以有这么大的福报呢?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原来他与一位陌生女子之间天高地厚的大恩大义,仅仅发端于二十多斤粮票。

  沙场征战共肝胆

  抗战初期,面对生存困境和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不满20岁的张成骥抱着当兵吃粮,报效祖国的心思从军入伍,并开赴前线,在河南、山东等地出生入死,奋勇杀敌,与日寇展开了多次短兵相接的大拼杀,有不少鬼子兵在他的枪弹和刺刀下命丧黄泉。由于他英勇果敢,为人机警,不久便在一位上海籍连长顾长生手下当了名警卫员。抗战胜利后,顾长生升任团长,张成骥仍留在顾团长身边。“国军”中官兵有别,等级森严,由于二人患难与共,长期滚打在死亡线上,顾团长与这位忠厚的西乡籍小伙子结下了不解的生死情缘。1947年底,他们所在的部队全师投诚,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刘、邓指挥下的一支革命力量。不久,张成骥光荣退伍,回到了他昼思夜想的西乡县白龙塘龙王沟村,成了一名解甲归田的农民。

  鹅毛虽轻恩义重

  解甲归田的张成骥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过上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他虽养有两女,却膝下无儿,抱养了一个人家的孩子,取名张善发,依为传宗接代,养老送终的精神依托。

  张成骥亲历了“大跃进”时期的狂热,也尝尽了天灾人祸所带来的苦涩。当时的红苕竟卖到了一块二毛钱一斤,一个干部集全月的薪水仅仅能买回20多斤大米。兴修水利和大田劳作,张成骥时常被饿得头晕眼花,精瘦的身子开始浮肿,脸上终日笼罩着灰蒙蒙的菜色。

  就在这种艰难困苦的时刻,张成骥偶尔得到一个意想不到的噩耗,战争年代的老上级和好朋友顾长生因病弃世,留下一个无依无靠的小女儿。此时,顾长生的女儿顾杰正在长沙大学就读。他想:老朋友的亡故无疑使这位可怜的小姑娘失去了生活的依靠。作为她爸爸的老部下、好朋友怎能坐视不理呢?从此,张家喝清汤,吃野菜,可怜巴巴省下的一点粮食倒换成全国通用粮票,这个月5斤,下个月10斤,寄往了远在长沙就学的孤女顾杰名下。

  粮票这个字眼在当代人心目中未免陌生,如今有些人仅把它当作一种收藏品而已,可在那个年代,没有那东西,就是有金山银海,也休想买到一个馒头。虽然如此,也不过只是区区数十斤粮票而已,但是,在顾杰姑娘心目中,它不但是雪中送炭,更重要的是她在亲人亡故后拥有了一份人世间无比珍重的温情,它很有可能左右着那位年轻姑娘的未来,至甚决定着她的一生。

  涌泉相报滴水恩

  往事如烟,随着岁月的流逝,那几斤粮票的事在张成骥的脑海中已被淡忘,就像行云流水一样飘掠而过,一去不复。他所面对的,是严酷的人生命运一次又一次的无情打击。

  二老双亲过早地去世后,老伴跟着撒手人寰,张成骥成了一个孤身男人。好在养子张善发对他孝敬有加,且膝下还有两个活泼可爱的小孙儿逗趣承欢,总算可以安渡晚年,过几天清净日子。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6年夏天,养子张善发突患急性心脏病,治疗一月不见好转,又送汉中医院。张成骥倾尽家财,流干老泪,硬是没有留住儿子的性命。厄运摧折了张家的支柱,浇灭了老少爷儿们生活的希望。张成骥望着空荡荡的棚屋瓦舍,手拖两个泪眼汪汪的小孙儿欲哭无泪,形若槁木死灰。

  正当张家陷于山穷水尽,举步唯难的困苦时刻,似乎苍天开眼,幸运之神却突如其来地光临了破败不堪的张家,不但使张成骥老人被意想不到的福缘弄得懵懵懂懂,而且使村镇上许许多多的人为之艳羡,为之惊叹。

  深圳,对张成骥老人来说是个既陌生又不相干的地方,但是,那里却源源不断地汇钱给他,一出手就是五仟元。第二次是在1997年春节期间,居然一次便汇了一万二。

  不是亲人胜似亲

  来自大巴山区的西乡县一个穷山沟里那片温情,拂拭着长沙大学校园里一位年轻女子心头的斑斑创痛。顾杰含辛茹苦,奋发求学,以优异的成绩为自身奠定了发展的基础。然而,当她走上工作岗位后,决计回报那位大巴山区素昧平生的善良老人时,却与恩人张成骥失去了联系。常言说:“渴时一杯胜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长期以来,顾杰女士陷身于对恩人思慕如渴却无从回报的苦痛当中,只有在梦中与他嘘寒问暖,互通謦咳。

  不可琢磨的人生际遇,将当年的孤苦女子推上了中国银行深圳支行行长的位置。退休后的顾杰女士一举成了遐迩闻名、财大气粗的深圳可立克电子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在事业上如日中天的顾董事长暮年唯一的心愿,就是与大巴山区穷山沟里那个名叫张成骥的残年老人见上一面,借以完善自己无憾的人生。

  莫非苍天也在垂怜顾杰女土无以复加的精神苦痛,珍视人世间这份罕有的真情,一个偶尔的机缘,万里关山,终得互通。当无依无靠老境凄凉的张成骥丧失了最起码的生存依托,正准备了此残生寻求解脱的危难时刻,一张张纷至沓来的高额汇款单却使他堕入五里雾中。因为他已忘却了当年的那个孤苦女子,至于当时那区区数十斤粮票,更被他忘到爪哇国去了。然而,施恩不图报的张成骥,偏偏遇到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顾杰。在他们二人身上,闪耀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们二人的故事,成了流传在西乡大地上历久不衰的佳话。

  绵绵巴山不了情

  1998年春天,顾杰夫妇二人专程乘机来到西乡,一头扎进地处深山巨谷中的白龙塘镇龙王沟,充溢着满腔悲情喜泪,投入那个从未谋面的八旬沧桑老人的怀抱。随后,夫妻俩将张成骥接往深圳,在那新兴的大都市美美地开了个洋荤。2001年3月,时值老人82岁生日,顾女士又寄来5000元贺礼。并致函说:张叔,您想吃什么,就买些吃,一定要保重身体。还缺啥打个电话告知,我一定办到。我把您当自己的老的,希望您晚年过得愉快。

  今年11月24日,顾女士自香港乘机飞往西安办事,又专程来到西乡白龙,再一次看望了老人,并替他从头到脚换了个里外三新,临走又塞给他20000元钱。张成骥实在想不出这些钱该如何去花,拒不接受,竟惹得顾女士哭了一鼻子。 (作于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