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单独中的洞见》两本书的多面解读
 
 
修改时间:[2016/08/24 21:07]    阅读次数:[407]    发表者:[起缘]
 

   《单独中的洞见》多面解读——贺征苏

  《单独中的洞见》于我之影响

  这半年多以来,我一直沉浸于《单独中的洞见》之中。我本对语言就非常敏感,何况此书与我个性与灵魂的契合,更是让我难以释卷。《单独中的洞见》所折射的——风格的简洁,文字的干净,思想的清晰,强烈地影响了我。

  首先,我自己的写作走向了简洁。我的诗歌,出现了一两句,或三五句构成的短歌。我的文章,只要是内心觉得赘余的,我都会毫不犹豫的砍掉。一句话能说清的,我绝不说两句。《单独中的洞见》那种行于所当,止于所当止。言之有物、干净洗练的风格强烈地影响了我。我也打算,以后为《单独中的洞见》所写的任何评论,都得保持同样简洁的风格与充实的思想,才有资格与之呼应,无愧于它形式与思想的完美统一。

  其次,它成了我阅读的一面旗帜。与之相较,一切空洞的文章,读后什么观点也没抓到,或什么没学到的文章,对我来说,都是垃圾,都属鲁迅所摒弃的那种“谋财害命”之列。那些故意像拉面一样,或棉花糖一样的膨胀性文字,堆砌词藻,重复罗嗦,都是作家意欲的表现,都是作家自我卖弄的丑陋写作。我厌倦这些文字,而《单独中的洞见》成了我的一个标尺后,更反衬了那些人的诗歌啊,文章啊,小说啊,都如懒婆娘的裹脚布一样,绵绵扯扯那么长,又散发出一股裹脚布一样的酸臭味。

  第三,它让我意识到了文学逐渐扭曲了的丑陋。有人说,自陀思妥耶夫斯基后,文学死了。在严格意义上,这个结论是正确的。有的文字充满的是欲望,有的文字充满的是智慧。《单独中的洞见》无疑属于后者,它的简洁、干净与清晰,反衬了当下文学被欲望所蹂躏所摧残的那张扭曲丑陋的脸,以及脸上欲望纵横的沟沟壑壑。我曾试着斗胆改过一段《单独中的洞见》中的文字,以为添加一些优美的词语,文学的手法,是不是更美。一改,我才明显地发现,过多的文学装饰,就如过分的涂脂抹粉,完全破坏了原文的朴素与自然,而这种朴素与自然才是最美的。我才深刻地意识到,文学早已走歪了,因空洞而矫情,因矫情而丑陋。

  如果把行文比喻为飞针走线,张方宇在《单独中的洞见》中,从不同侧面,用不同细节,绣出来的,是一朵美丽的思维之花;而很多人空洞罗嗦的行文,绕来绕去,堆砌重复,绣出来的是一个丑陋的疤。

  我对《单独中的洞见》之热爱,之流连忘返,当然有着我深刻的背景。我对中国当代文学是绝望的,几乎没什么作品能深深吸引我,每一接触,我就纠结、失望,最后绝望。文字是可以通过书籍保留的,我当然不是没有书看。但任何热爱文学的人,都是渴望读到同时代作者的好作品,期盼带着时代思考的新鲜气息的作品出现。当《单独中的洞见》批判锋芒如闪电掠过我眼,神性的声音飘进我心时,我无可遏止地感动、狂喜,我深深沉潜进去,又欣喜地用我的文字表达出来。不管用多少文字,也难表达尽此书带给我的一切慨叹。

  不由得想横向比较一下。我知道此举会引起很多人的反对,但我无法隐匿我的真实感受,这感受是那么自然产生。我也读过莫言的《蛙》,我无法卒读,他对苦难的兜售,他那模棱两可的价值取向,他那子虚乌有的思想,到底给了我们的心灵多少营养,到底对这个时代大众的素养有什么影响?反正,我个人,我什么也没得到。相反,从《单独中的洞见》中,我得到的太多。从艺术风格,到思想内容,都深深地影响着我的生活,我的思考,及我的写作。

  对《单独中的洞见》零散的思考

  我一般只看国外那些思想家的语言,只有他们的语言,无论写欲望,还是写爱情,还是别的,总能戳到我的心窝,引起我的震动。当下国内的书,我现在只是认真地阅读《单独中的洞见》,几乎没书能引起我的关注,除了有些有深邃思想的学者的文章。其余的文字,多少带着一股心灵鸡汤味,包括那些宣扬信仰的,包括那些心理治愈的等等。或者是大量带着戾气的文章,一种低级的暴力的反抗。《单独中的洞见》,我最推崇它的,是它异样的眼光与视角,叛逆的精神与批判的力量,你能从中,学到很多思维与审视。而不是那些空洞的甜腻的说教。不管你打着多高尚的旗号,如果是中空的,都是在表现坚硬而狭窄的自我,而没有真思想。而《单独中的洞见》,却一反当下平庸思想的常态。不空洞,不甜腻,不狭隘,反平庸,显神性。

  在我们这个中庸之道盛行的国家,总是“枪打出头鸟”,排斥一切异端思想,取缔一切异己力量,不包容一切“异”的声音,《单独中的洞见》确实生存环境极其险恶,受到大众及市场的种种排斥、贬低、嘲笑、诋毁、打压。很多人总在质疑它,它所批判的是不是太偏激了,不能说所有的人与现象都是如此吧?确实,它批判的不是所有,而是部分。那些美好的,合理的,当然不是它批判的对象。他的锋芒永远只是针对那些最阴暗、最龌龊、最虚伪的部分,让他们大曝于阳光之下。而且他的锋芒,是针对那些我们早已*以为常,不易觉察的不合理现象,而我们常将之当成天然来承受,其实这是人类制度、道德等所蓄意制造的反人性、反人道、反天理的不合理现象。我们不应该在阅读此书时,一起来反思一下这些不合理的现象,给我们自己的空间,争取更多的合理性,真理性?

  《单独中的洞见》,就是站在人的立场,充满对神性的向往,打破了一切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与壁垒,超越了任何宗教信仰的隔阂,而具有了普世价值,发出了稀世的大音。对人的生存所触及到的领域,提出了共同的质疑与辛辣的嘲讽,而具有了劝世、讽世、警世的作用。如果大众足以警醒,甚至还会起到救世的作用。只是现在的大众,大多是玩世,享世,沉沦于世,醉生梦死,纸醉金迷,不管以后洪水滔天,于是,这类救世之作,大多成了一堆废纸。我仿佛看到一艘巨轮在下沉。而一类人在孤独地思索与书写,也许这类书,会跟着这艘巨轮一起下沉。

  《单独中的洞见》语言的简洁

  张方宇的《单独中的洞见》以其语言的简洁与思想的清晰,达到了艺术与思想的完美统一。回归了春秋笔法。以迥异于时下大量洋洋洒洒读后却给人空洞感的文字。

   首先,《单独中的洞见》语言的简洁,来自二元对立的鲜明态度。即对人类灵魂与肉体、高雅与平庸、神性与世俗等的二元对立的鲜明态度。这种鲜明态度又来自作者对我们生存境遇的洞悉与清晰表达。他的二元对立,并非如某些读者所误读的那样,认为是抽取了生活的丰富与多样,忽略了人生存的灰色中间状态,而失去了文学的有血有肉。而是他的粗线勾勒,格言体的寥寥数笔,让事物的本质毫厘不爽地呈现。又通过对同一主题,不同侧面,不重复,不罗嗦,淋漓尽致的反复描摹,或泼墨,或细描,达到精雕细刻,神形兼备。每一句格言,就如天然而就的一个笔触,最后形成作者笔下立体鲜活的思想静态雕塑。他为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生存,雕刻下了一座永恒的思想雕像。

  《单独中的洞见》中的二元对立,并非倡导人们做非此即彼的选择,并非认为人都要活得纯粹无杂质,显然,这是不现实的。而是它认为,人们内心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分界线,不要在不知不觉中迷失自己。它其实是在引导人们,要活得清醒明白,不要活得挣扎,不要让灵魂破碎痛苦,不要在死亡来临时,追悔莫及。

  本来,格言体,就是智慧的结晶。大多格言,都是集体智慧的产生。而《单独中的洞见》如夜空繁星般的格言,出自一人之手,一人之心,非深入的洞察与思索,无法如此清晰而丰富地表现。至少,中国,当下,无一人做到。

  其次,《单独中的洞见》语言的简洁,回归了遥远的春秋笔法。有点中国古代文学史常识的人都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百家争鸣,思想空前繁盛的状态。后来,汉朝赋的出现,六朝对艺术形式的过度追求,形成了奢縻空洞的文风,而让春秋的文风湮灭于历史的风尘中。而《单独中的洞见》,就继承了春秋笔法中,直捣事物本质的素朴文风,微言大义,词浅义深,一字中寓褒贬,措词中表爱憎,简洁含蓄又蕴藉。而没有汉赋的那种过度繁复的铺陈,没有六朝对外在的事物过度描绘,对文学形式花样的过度追求,来炫耀自己语言的技巧。作者而是隐身于事物本质背后,几乎看不见作者自我的张显。而与时下那些肤浅地涉猎事物,而把包括语言在内的一切艺术形式,都变成了炫示自我的装饰品一样的文字,迥然不同。其简洁,也可见出作者消泯了的个人意欲写作态度,不用字数的多寡来迎合时代的取舍。可以说,他的每一个字,都是深邃思想居住的家。

  第三,《单独中的洞见》语言的简洁,来自其采用的格言体。格言体是智慧的写作。它去除了芜杂与冗余。剪除了杂乱的枝叶,让思想的主干突现。它又是诗歌的语言,具山峰与山峰之间的跳跃。它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去再创造,去生出自己的血肉,去注入自己的生命,也可读出自己浩瀚的海洋与天空来。它因为不具指,而具有无限的生发性。它又具有非常细致的深邃性,直接探入存在的深处,不在表面做逗留。

   《单独中的洞见》其语言的简洁,并不代表语言的枯燥。相反,其简洁语言中,智慧所带来的轻松的讥诮,深刻的幽默, 摇曳的笔致,内在的韵致,诗意的横溢,都使其达到了艺术与思想的完美结合。

  驳那些说《单独中的洞见》阴冷的人

  一切深刻而痛切的批判,都来自冷的眼,热的心。《单独中的洞见》毫不例外,且有着更深更久更广的意义。当然,也就引起了有了更多更久更广的反对与扼杀。

  《单独中的洞见》最耀眼的光芒——批判性。

   所谓光芒,就是温暖的, 就是光明的,就是朗照一切的。而绝非阴暗的,绝非冷漠的。

   这种温暖,不是一种热,不是世俗的热情,更非狂热,亦非燥热。这种温暖,是由一种内心的赤诚,和着一种带冷的清凉,中和而成。

  这种冷,不是冷酷。而是冷静。如上帝之眼的客观冷静。这冷的眼,和热的心,内外呼应。而热的心,正来自一种宽广而长远的慈悲。如果没有这带着悲悯之心的温热,那冷的眼,就成了弃世,厌世,恨世。还怎么有对世俗生活细致入微的描述,与殚精竭虑的表达?还怎么有那么多入骨三分的剖析,与清晰有力的陈述?还怎么有洞察秋毫的深邃,与鞭辟入里的批判?

  但它却承受着空前的曲意误解。阴冷说,只是其中一种。说它阴冷地透着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在毫无悲悯地嘲弄着芸芸众生。严重者,甚至认为它在恶意贬低攻击人类,于是,暴跳如雷的有之,意欲扑杀之的有之。

  暴力,往往来自恐慌。恐慌,往往来自虚伪。而《单独中的洞见》来自真实、真相、真理的批判,揭穿了这些虚伪者的把戏,引起他们遮掩不住的极度恐慌,恐慌导致了他们各种形式的暴力。于是,极力去诋毁,意欲去扑杀。

   当然,相对于那些热衷于蝇营狗苟者,它是冷的;相对于那些热恋着世俗名利者,它是冷的;相对于那些热情于钻营经营者,它是冷的。

  当然,相对于几千年的儒家秩序与中庸的求同心理,它是阴的;相对于热火朝天的人压榨人的人肉筵宴,它是阴的;相对于那些盛世景象中的幸福面纱,它是阴的。

  它曝晒了最虚伪的部分于光天化日之下,它刺痛了最淤积的伤口于小心翼翼遮蔽之时,它朗照出魑魅魍魉的重重叠影。从上层的主流意识,到下层的平庸大众,几乎没多少人能逃脱它的客观冷静的审视与审判。

   而我却从来没读到过它的阴冷,我只感觉到一种如玉的温润与清凉。而这份如玉的温润与清凉,正是稀缺的。

   相对于几千年的求同心理来说,它是稀缺的;相对于缺少追求真理的地带来说,它是稀缺的;相对于拍马盛行的风气来说,它是稀缺的。

  它是那个喊出国王没穿衣服的诚实的童稚之音;它是敲醒沉睡麻木之人的晨钟暮鼓;它是烛照世情世事世人的道道光明。

  这种批判之音,是专事赞美声中的一个叛逆之音;这种批判,是逆传统*惯的异类思维;这种批判,当所有人站在正面观看时,唯独它从反面在观看;这种批判,当所有人活在表面游移时,它深入了事物的里面;这是种批判,是挣脱了世俗的羁绊,站在神性的视角,冷眼观照,热心揭穿。

  若批评不自由,赞美无意义;若取消了批评,赞美就成虚伪。只有虚伪与虚弱的人,是害怕批评的。看到批判性的文字,如临大敌,巴不得仇杀之而后快。他们愿意生活在一片虚妄之中。就如没睡醒的人,你叫醒他,他就恨你。

  客观冷静的批判,从来是稀缺的。它得罪大众而独自承受一切不良后果,是不合时宜,极不讨巧的行为。批判性的文字还是一种极大的冒险,把自身置于最不利的地位。唯一受益的,就是那些汲取了它的精神力量去指导自己行为的人们。这种益处,如大道无形一样,散布于浩瀚的无边无际。

  最便捷的灵魂地图——《单独中的洞见》

  有读者反驳《单独中的洞见》二书的理由之一,就是说它们没有现实性。而在我看来,它们具有强烈而强大的现实性。在我心目中,《单独中的洞见》二书,是最便捷的灵魂地图,是完备的灵魂教科书,是日常生活中的灵魂百科全书。因此,它们是具强烈现实性的。

   认为《单独中的洞见》二书没有现实性的人,是头脑型的人;而认为它们具有强烈现实性的人,是灵魂型的人。

  头脑型的人,是外在的,是物质的,是肉体的,是实用的,是破碎的,是算计的,是逐利的,是野心的,是扩张的;而灵魂型的人,则完全相反。

  投射在现实性上,头脑型的人,认为直接带给他们实利的书,或指导他们去追逐实利的书,就是具有现实性的书。比如书店里,网络上等图书市场上那些指导人们实用技术的书,帮助人们掌握厚黑学的书,炮制心灵鸡汤的书,充满意欲与幻想情节的书,能给人们带来娱乐消遣的书,等等,在他们眼里,就是具有现实性的书。对那些从来不过灵魂生活的人,摒弃灵魂生活的人,甚至恐惧灵魂生活的人,生怕对灵魂的追求,让他们失去现实所得的人,就会认为《单独中的洞见》二书是空洞无用而不具现实性的,甚至是妨碍他们追名逐利的。他们攻击此书,贬低此书,恐惧此书。欲将之扼杀在萌芽状态。

  相反,对灵魂型的人来说,他们是要过灵魂生活的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灵魂是苏醒着的,他们能感受周遭带给他们的压抑痛苦。这两本书,给他们带来了安慰,带来了福音,带来了光亮。他们那颗本来完整的灵魂,在人群中被挤压得扭曲变形,挤压得破碎散落,挤压得焦虑疑惧。而在此二书中,能找到他们在现实中遭遇到的所有情形,能让他们把周遭的环境分辨清晰,能让他们的灵魂慢慢恢复原形,抚平灵魂被挤压的皱褶,能在此书中找到自己内心的答案,甚至找到那个最初的自己。只要你是善于汲取的人,绝对能从此二书中,找到现实的力量。特别是当你在现实中,遇到困惑时,再来阅读,似乎每个字,每句话,都那么突兀,赫然,在字与字的空白处,你会读出一座山,你会读到一片海,你会填充入自己的生命,现实完全被书打开,你的灵魂也洞开着,豁然开朗。突然之间,此二书格外具有现实的高度,丰度与深邃度,引起你强烈的共鸣。此时,你会在心里感叹:原来,我遇到的情形,这书早就谈到,只是我没遇挫时,感觉不到这些文字强大的现实力量,现在读来,如此释然。此时,你在阅读中,会逐渐去除焦虑,趋向宁静。让灵魂破镜重圆,变得完整,最后,灵魂不再徘徊,不再沉重,充满力量,去指导自己在现实中的行为。难道这还不具有现实指导性吗?

  《单独中的洞见》二书,金句纷披。你不是用眼睛在看,而是用灵魂在摩挲。“宁给一寸金,不给一句话。”而此二书,不知无私而慷慨地给了我们多少句金箴玉言。每当我静静阅读它们时,我的心,像在接受清水的洗涤一样,洗去尘埃,变得清晰,变得纯净。我的心在充满感悟之间,不由得会发出感激的喟叹。

  《单独中的洞见》二书,就是一面镜子,它照出那些说它们不具现实性的人的非灵魂性。也为灵魂型的人们照见了现实的真相。 当然,我们还可通过别的很多途径去找到灵魂家园。但我认为,《单独中的洞见》二书,绝对是当下最便捷的灵魂地图,在短时间内,给追求灵魂生活的人,指明正确的方向,不犯南辕北辙之错,尽早地回归自己的灵魂家园。

  浅析《单独中的洞见》与奥修精神

  天才是善于汲取的。天才又是卓然独立的。在善于学*和创造上,张方宇无疑是天才型的人。

  有网友攻击《单独中的洞见》作者张方宇的文字,对奥修的文字有抄袭或模仿之嫌。电子检索抄袭的定义,是三十个字雷同。若此,那些攻击张方宇抄袭的人,毫无根据,不负责任,昧着良心,完全是恶毒而阴险的。至于模仿,一切创造最初都带有一点模仿的痕迹,这是难免的,也是应该的。

  在另一方面,张方宇对奥修精神的透彻领悟,给我们起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如果说,奥修是一座深山,张方宇就是一条进入大山幽深处的捷径;如果说,奥修是一片海洋,张方宇就是撷取它几朵浪花的小溪;如果说,奥修是一棵参天大树,张方宇就是立于它身旁的一棵小树;如果说,奥修是一座繁花似锦的大花园,张方宇就是摘取奇花异草的孩童;如果说,奥修是灵性与神性的百科全书,张方宇就是我们去检索它的简便目录。

  让我至为感动的,还是张方宇善于汲取后消化后丰富的创造力。不管他汲取了什么,他仍然是卓然独立的。他有着他自己的呼吸节奏,他有着他自己的血液流动,他有着他自己的骨骼构造,他有着他自己的凌厉风姿,他有着他自己的气质韵味。奥修是柔和的,又是极富穿透力的;而张方宇是鲜明的,又是极其清晰有力的。奥修是闲聊型的,闲聊之间,智慧渗透;而张方宇是格言体的,他集中自己的力量喷薄而出。《单独中的洞见》美就美在它是一朵独特的花。

  如果说,《单独中的洞见》是一条小径,这条小径照样曲径通幽,风景如画;如果说,它是一条小溪,这条小溪照样清澈见底,神圣纯净;如果说,它是一棵小树,这棵小树照样玉树临风,挺拔伟岸;如果说,它是简约的目录,这种简约照样导向浩瀚无边;如果说,它是一朵花,这朵花照样是在单独中独特性的美好绽放。

  我们学*前人,如果不是学*他们的思想与思维,又学*什么呢?如果连这点继承都被说成是模仿,那没有什么不是模仿的了。而我们正是需要这种模仿,需要这种继承。没有继承,哪来的创造。一切创造,不是无中生有,不是天外来物。如果加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生命体验,自己的个性气质,自己的艺术形式,这就是活生生的创造。这是不应该受到他人的攻击与贬低的,反而得提倡与赞美。

  具体地说,在行文中,《单独中的洞见》有着它独特的风格。风格中蕴含着他独特的幽默,独特的比喻,独特的简洁,独特的清晰,独特的力量。举一个小小的例子,如论述到人要活在此时此刻,这也是奥修主张的观点。《单独中的洞见》却写道:“如果你能够时时活在此时此地,那么你就是一条在水中任意畅游的鱼,整个水域都是你的。如果你活在未来和希望当中,那么你就是一条从水里被钓上去的鱼,你的呼吸都成问题。”这里任意畅游的鱼,与被钓上来的鱼,完全就是张方宇型的比喻与幽默,是属于他个人思想与艺术的独创。他只是把从奥修花园里撷取来的花,吹进了自己的气息,赋予了自己的颜色,创造了自己的生命。全书中,对奥修那些与他心有戚戚焉的观点,反复进行精雕细刻,繁富而生动地描写,这样的句子多如春草。于是张方宇成就了另一种独属于他自己的风景。

  《单独中的洞见》受奥修精神的深刻影响,但它又是卓然独立,极富创造性的。

  由《单独中的洞见》反思文学

   看《单独中的洞见》二书,反反复复也看了很久了。但每看,我心里仍会暗暗吃惊与欣喜,如果没这份感动,我是不可能支持着看这么久的。我如此珍惜时间的人,是不可能也没必要为这两本书浪费太多的时间。看这么久,只能证明,它们太值得了。

   这两本书,不是用来求得新奇与新鲜感的,确实它们就是一面镜子,是用来纠正自己的认识与行为的,而这才是需要花费很久时间去做的一件事,而不止是语言上的欣赏。

  

   最近,看到欲望与死亡两章时,我的感动更深更频繁。也有人说,此书很容易理解,并不深刻。我不以为然。从一个人的心里,从不同的角度,用繁复的语言,对同一主题,进行丰富的审视与批驳,作为自己也写作的人,我深知,这绝非易事。如果有人不服,他可以去试试。单就“欲望”二字,你去写,看你自己能写出多少感悟。如果你写不出那么多,你就会知道别人的高深与艰难。睁着眼睛,张着口随意评论,那是件很轻易,也很容易错误的判断。

  

   我记得叶嘉莹曾经说过,很多人批评中国的古典诗词,无非是伤时悼世这些主题,不值得看。叶说,正因为主题单一,而写法多变,才值得看,才更了不起,我觉得在这方面,《单独中的洞见》二书也是如此。最近,看《单独中的洞见》,看张方宇对欲望,对死亡写得那么摇曳多姿,斑驳陆离,姿态万千,很多词语,很多说法,都会深深地触动到我,我还是感叹他的了不起。如果说,深刻就是意味着晦涩,就是看不懂,我是强烈反对的。朴素,清晰,不装腔作势,应该才是写作中最高的美,这种美,很多人已经不知道欣赏了。他们一味追求玩味语言,而忘了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追求生命的真相。如果抱着这样方向性的错误去阅读,只会耽搁了自己。

   对这两本书的认识,我从来没狂热过。我反而发现自己,越来越冷静,越来越坚持自己,我决意要去除夹杂着夸大的主观认识。我觉得唯有如此,我的认识才是有价值的。当然,这两本书,不可能完美无缺,它与作者本人的境界是成正比相吻合的。但这恰好反映了作家诚实与对生命的真实探求。也给我们一种独特的审视,独特的角度,独特的言说,独特的姿态和独特的启迪。

   作为文学专业的我,其实从一开始,我也看出,这两本书,在文学手法与功底上,确实也单薄了一些,也失去了一部分魅力与读者。这也与作者非文学专业的经历与实际情况是相吻合的。但我对这两书如此的喜爱,我又反思出了,其实文学本身也有它的不足,过于丰富的情感而思想单薄甚至混乱,过于追求艺术形式的翻新,却少了很多内核性的东西。这反而又是很多文学作品,过于追求形式,而思想苍白的原因。也是文学慢慢走向衰弱的原因。而《单独中的洞见》,在哲思与灵修上的思考,又增添了文学的精神与力量,恰恰又成了对文学的一种弥补与挽救。这也让我,从文学对文学的痴迷中,慢慢走了出来。而要把文学精美的表达形式,与哲学灵修深刻的思考与对生命的探究,完美地结合起来,张方宇的写作方式只是一个开始,人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赏析《单独中的洞见》中《爱》的篇章

   当阅读到张方宇《单独中的洞见》第九章《爱》这个篇章时,我内心为之震撼,狂喜。张方宇的两本书,也只有这个篇章,是单独为爱所写的。它描写出了我内心爱的模样。道出了我想说,却无法说出来的爱的内涵。我很想在此处,回环往复,稍做凝眸,赏析一番。

   爱,是人类最深邃的东西。

  张方宇这篇《爱》的章节,和他两本书中的所有思维一样,一面意在摧毁假与丑,一面意在树立真与美。首先是对世俗中的爱进行批判,然后再书写他心目中神性的爱。这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

   一、批判世俗爱。

   我们每个人都在说爱,都在打着爱的旗帜。爱是不是已经被我们虐了千百遍,早已失去了她原初的模样?我们是不是已把爱的原义污染得面目全非?我们是不是常拿着爱的借口,却做着剥夺人压榨人的非人性的事?如果我们的灵魂已经龌龊了,我们的爱,还能干净吗?正如,我们水源已经污染了,它流出的水流还能干净吗?张方宇在行文中为我们做出了清晰的回答。

   1、定下世俗爱虚假的基调。

   “多数人并不具有爱的品质和爱的能力,他们所说的爱不过是一种温柔的恨,一种温和的暴力。”(此文加引号的部分,全部出自张方宇《单独中的洞见》,群言出版社。以下不再说明。)这句篇首语,为全篇定下了世俗爱虚假的基调。

   “也许正是因为我们人类太害怕孤独了,我们才会如此地强调爱,并且把它鼓吹到一个不切实际的高度。”世俗的爱,只是因为害怕孤独,逃避孤独,而把它鼓吹到一个不切实际的高度,这是一种虚拟的高度。

   “一个人真正爱的是自己的需要和趣味”,“人们所大肆谈论的爱就建立在这种脆弱的基础上。”很多爱并不是坚实的,而是虚弱的爱。

  2、说明世俗爱很易滑向恨。世俗爱的核心,是利己,而非爱人。所以,这样的世俗爱“带着一种强加于人的味道,带着一种微妙的侵略性。这样的爱迟早会制造出紧张和压抑。”如果那些敢于审视自己真实生活的人,一定会发现他们的爱是如此的。只是太多的人,宁愿虚假地忍受,也不愿意公然地反抗。他们都戴着爱的面目,假装着外表的幸福,做出很有爱的样子。这种“非常消耗人的”爱,这种虚假的爱,还不如干脆的恨,“恨制造出距离”,“爱是一种紧张,而恨是对爱的一种放松。”这种距离,这种放松,反而把自己从虚假中虚拟地解救出来。而最终拯救人们的,还是真正的爱,只有在真爱中才能让“一个人的自我开始消散和溶解”,才能“给他带来了纯粹的喜悦”,只有爱才能避免“自我开始收缩”所“产生出一个张力”,这种张力所产生的“他的痛苦,他的地狱。”

   张方宇非常形象幽默精彩地表现了世俗的“爱和恨从来都是交织在一起的”“你的恨不是别的,只是受挫的爱”的这一特征,爱很易滑向恨,“当你的爱扑了个空,撞到了墙上,然后鼻青脸肿地弹回来,它就变成了恨。”如此形象幽默精彩的比喻,来自作者,对世俗爱的深刻洞见所带来的清晰与轻松,他看清了其中的来龙去脉,根底真相。

   3、鉴别世俗爱与慈悲的区别。世俗爱“带着一定的强度”,“根植于我们的意欲”,而“慈悲是无欲”,“慈悲表现为无为”,“慈悲是没有强度的”,“慈悲是一种弥漫的现象”。“慈悲之爱犹如阳光普照。世俗之爱则如同探照灯,只向特定的方位投射。”这种区别,具有张方宇清晰的一贯风格,让人了然于胸。这种世俗的爱,常使我们掉进“水深火热之中”,我们的爱“不是过冷就是过热”,很难到达“一个既温暖又凉爽的”平衡点。

   4、指出爱与被爱的区别。突出了世俗爱是自私的。“需要被爱的人比比皆是,真正能够给予爱而自身不需要被爱的人却凤毛麟角。”“那些渴望被别人爱的人正是自身没有爱的人。”那些真的充满了爱的人,才能分享爱,“不仅能够滋润别人,也更应该能够滋养他自己”。

  5、突出世俗的爱是丑陋的。“当一个人为了自己的某种满足而爱上另一个人,这种爱是非常恐怖的,它无异于虎豹向绵羊张开的血盆大口。”“头脑和欲望很快就会介入,他们都试图要去占有这个爱,然后就会有争斗,整个事情就会变得越来越丑陋。”世俗的爱,会侵入最初的纯净的爱,头脑的爱,欲望的爱,是丑陋的爱。

   二、树立神圣爱。

   1、神圣爱是自然的。它“是一种自身固有的品质,它是一种从内向外自然的散发和渗漏,就像花朵释放的芳香。”“爱有时候更像是微风拂面的那种感觉,清新、自然和全然的开放性。”读来,让人满心生香,心变柔软,心向往之。

   2、神圣爱是单独的。“一旦爱变成了一种关系,那个爱就狭窄化了,温暖就变成了灼热。”“是一种在放松和自由的状态中产生的喜乐”,而非“从依赖和约束当中产生出来的持续的压抑。”“当爱能够与单独和自由共存,那个爱是很美的。但是当爱侵犯了单独,当爱变成了对自由的一个关押,那么它就是一种毒药了。”唯有灵魂的单独,才能产生宽广自由喜乐的爱。

   3、神圣爱是自由的。“牺牲自己的自由去获得爱是不值得的,那个被牺牲掉的自由迟早会报复”。“自由是爱的翅膀,没有了自由,爱就从天上美丽的飞鸟降格为地上丑陋的爬虫。自由是爱的天空,没有了自由,爱就没有了活动的空间,爱就不能够自然流动。没有了自由,爱就会窒息而死。”这是对自由爱的礼赞。

   4、神圣爱是敏感的。“爱是一种柔和、敏感的品质。这种敏感不是对可欲之物的敏感,不是对自己的利害得失的敏感,而是对艺术、音乐的敏感,对人类社会的虚伪和苦难的敏感,对大自然和一切生命的敏感。”“自发的爱来自于强烈的敏感,这种敏感是对万事万物的感同身受。”

   5、神圣爱是至善的。从张方宇的这篇《爱》的篇章里,我第一次才真正清晰地领悟到,那些神圣而非世俗的爱,是来源于一个人的至善。联想到自己,我深为感动。这是我读此章最触动我的地方,也是我想写此文的最冲动之处。在这里,我读出了自己的生命,我读出了一片海洋。“爱绝对需要以一个人纯真至善的品性为基础。善是常态和静态,爱是动态和显现,爱其实就是善良和善意的表达。如果把善比作海洋,那么爱就是海面涌起的波浪。”“美会变老,而善良和爱却不会变老,它们都具有永恒的品质。善和爱的存在,就是神存在的证明。”“对于一个善良的人,即使他的愤怒也有某种公正在里面,甚至有某种慈悲在里面。而一个不善良的人,即使他的爱也是有毒的。”其实,很多人,爱一个人,并非因为她外在的美,而是因为她的至善所带来的内在的美。只有建立在至善基础上的爱,才是持久的,才是美好的,结局永远不会是悲剧的。一个至善之人的爱,永远是不会伤害别人的,也不会有损于别人的。

   当然,神圣爱是分享的。神圣爱是永恒的。神圣爱是温和的,非侵略性的。神圣爱是利他的,是引导爱的人“去找到他自己内在的潜力”。神圣爱是没有动机的,“不会制造出可怕的粘连”。你们还会读到更多神圣爱的美好特性。

  “世俗的爱大都是出于内在的饥渴和躁动,而神圣的爱则是完全出于内在的宁静和喜悦。世俗的爱有着明确的动机,趋向某个特定的目标,它需要占有某个东西来满足内在的饥渴,或者宣泄内在的躁动。神圣的爱是漫无目的的,它就像一首优美的音乐,这首优美的音乐如清澈的溪水一样自然地流淌着,你可以享受它的旋律,也可以用它来解渴,但它不会对你任何期待。它只是对它自己的一个庆祝,你可以加入这个庆祝,也可以无动于衷,这一切都取决于你,它甚至不会刻意邀请你。”这段为世俗爱与神圣爱的区别做了一个完美的总结。

   张方宇《单独中的洞见》《爱》的篇章,既撩开了世俗爱虚假的面纱,又唱出一首神圣爱的颂歌。让世人看清了世俗爱的真相,也受到了神圣爱的洗礼。只有建立在真的基础上的批判与赞美,才是有意义的,才是于世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