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酒不害人人自害
 
 
修改时间:[2014/06/20 18:12]    阅读次数:[563]    发表者:[起缘]
 

  酒不害人人自害

  事物总有两面性,人总要把握其度,凡事过犹不及,刚刚好就好,喝酒也是一样,适可而止,既不会坏了气氛,又不会损了身体,还不会酿成悲剧。

  说到酒,真是一言难尽,可谓“天下何人不识”。说它是个好东西吧,又不知多少人因它闯了多少祸酿了多少苦果;说它是祸害吧,没有它又不知少了多少滋味没了多少乐趣,真是难以一概而论。

  酒永远都是一种时尚的文化,国人对酒的喜爱和依恋是恒永的。历史越空数千年,酒在人们生活中一直有着特殊而微妙的地位,渗透到了人类社会几乎每个领域。酒由此介入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形成了人类文明长河中一道绚丽的风景——酒文化。从东汉迄今的一千多年里,酒香散发着无数浪漫的诗情画意。

  酒是大众情人,武夫爱之,骚客恋之,俚人好之。酒在文人面前更焕发出无穷的魅力,文人爱它,几近到了痴迷的程度。在某些文人眼里,酒胜似灵丹妙药,又仿佛是智慧之源。忧愁时,文人用它解闷,所以曹操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瞧,在曹操眼里,酒还是个有名有姓的知己呢!文人喝了被《汉书·食货志》称为“天之美禄”的醇酒,豪情满怀,佳作频生,于是有了杜甫“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的浪漫故事,也催生出苏轼“俯仰各有志,得酒诗自成”的千古名句,就连李清照也不例外,在浅酌低唱中吟出了:“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都显现出酒在艺术中的丰姿。

  文人没有亏待酒,自古以来,文人留下的写酒的诗句何其多啊!在他们笔下,酒何其神妙。王维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范仲淹说:“燕然未勒归无计,浊酒一杯家万里”;王翰说:“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杜牧说:“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历代文学作品中,描写酒之为用更令人叹为观止。《红楼梦》中,酒表现为一种“雅”的形态。其中写到饮酒,必作诗,行酒令;在《三国演义》里,表现为一种“谋”的形态。书中写以酒谋事,如青梅煮酒论英雄、周瑜假醉诈蒋干等,都散发出浓浓的权谋之气;在《水浒传》中,则表现为一种“勇”的形态。众多英雄人物无酒不欢,以酒壮志,像武松景阳冈打虎、鲁智深醉打山门、倒拔垂杨柳,连谨小慎微的宋江,几杯酒下肚,竟也敢在望江楼上题反诗;而《儒林外史》中的酒,则表现为“清谈”的形态。书中有大量的清谈和酒的关系,显示出酒在结构作品,揭示文士生活、心理,展现他们对社会看似轻松实则戏谑的生活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酒的理想状态,是在精神的自由和行为的约束之间形成一种平衡。

  美酒宴嘉宾。“百礼之会,非酒不行”。酒可以助兴,也能够扫兴。没有酒,饭局一点气氛都没有;酒太多,会致使人逸出常轨。现代人对酒的爱好恐怕不是用它来吟诗作对而是因它而酿下了不少悲剧。

  因为贪杯,因为嗜酒如命而造成自己或他人丧命的例子实在屡见不鲜、层出不穷。有媒体曾报道,江苏淮安市楚州区一位名叫杜军的学生家长,因为宴请女儿的老师,醉驾撞死三名初中生。然而更有骇人听闻的醉驾惨剧:河北省元民县一名铲车司机醉后杀人,并驾铲车撞向多辆汽车,造成八人丧生、十多人受伤的严重恶果……

  酒的功能似乎越来越大,重视它的范围似乎越来越广。某些企业用酒促进生产力,某些机关和事业单位借酒为升迁搭桥,为“政绩”开路,甚至酒量成了招聘的参考条件,酒量过人者,优先录用,因为他们需要“陪饮”人才。这样,因饮酒过量而死亡的例子并不少见,有人还为这些人冠以“因公牺牲”的名衔呢!曾看过一则报道说某商人到某县投资,席上,商人要求女干部喝酒,并说,女干部喝10杯酒他就投资1000万元。结果,女干部连喝30杯,随即被送进了医院急救,出院后,女干部升职了,投资敲定了。人们常说,舍命陪君子。可喜的是,这位女干部陪的虽未必是君子但总算没有把命舍去。

  最蛮不讲理的是人。明明是自己不对却喜欢推诿责任。自己喜欢喝酒却偏偏说是被酒害了,难道自己不把嘴张开,酒会从耳朵里进去不成?明知饮酒过量会伤身、闯祸,但酒到嘴边不自控又要把责任归咎于无辜的酒,人啊!有时野蛮得比动物还甚。

  酒的祸害,大家都知道的,偏有人就是不见棺材不流泪。因酒酿成悲剧的例子大多数人都见过,但就不吸取教训,总觉得别人的故事是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也难怪,别人的故事一旦在他自己身上重演时恐怕他连吸取教训的机会也没有了。

  酒量过人不是值得炫耀的本事,能喝酒的人在酒桌上也不一定是受欢迎的人。人们对嗜酒如命的人私下里给了一个“酒棺材”的外号,真有喜事,人们也未必想请一个酒量过人的人,担心饮酒过多而乐极生悲不说,光那酒费就够人消受的。何况好喝的酒本来就贵,很贵的酒是不能多喝的,喝多了,伤的虽是别人的身体,损的却是自己的钱包,谁愿意呢?

  可喜的是,国家已明文严禁醉驾,并把它上升到法律的高度,醉驾的处罚是严重的,醉驾的代价是惨重的。酒能产生快乐,也能制造悲伤,再说,快乐是一时的,悲伤却可能一世。万一醉驾酿祸,死伤的即使不是自己,但造成别人的死伤自己照样一辈子不会好过,真是既伤人又伤己,何必乐极生悲呢!

  《三国演义》里有煮酒论英雄之说,但别误解了,能喝酒的是英雄,但英雄未必非要喝酒。孔子说“惟酒无量,不及乱”,意思还是要在“礼”的范畴中,不逾矩。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说过一句名言:“沉于乐者洽于忧,厚于味者薄于行”,一次齐恒公问他为何不饮酒,他说:“酒入口者舌出,舌出者言失,言失者弃身,臣计,弃身不如弃酒。”饮酒嘛,适可而止吧!永远不要贪杯,否则酒不会去害你,而是你让酒害了自己,酒不害人人自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