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看完了《一九四二》之后
 
 
修改时间:[2013/07/04 08:14]    阅读次数:[579]    发表者:[起缘]
 

  看完了《一九四二》,我没有哭。它给我留下的念想就是,在不同的年代里,忽略一个人的存在是小事,但忽略一大批人的存在却已不再是一件小事了。蒋介石为何最后失去大陆,退居台湾,因为在一九四二那年,作为中国政府的唯一领导人物,他认为摆在1942年的大事有特别多,所以他唯一认为最小的一件事就是河南闹灾这件事情。可恰恰就因为他忽略了这些灾民,在1949年,这些灾民做了一个选择,忽略了他,最后,他就失去了大陆,退居台湾了。

  这部电影出自刘震云的小说《温故 一九四二》 由冯小刚导演拍摄。本剧的开头,便很清楚的解释出事发的缘由,是因为“1942年冬至1944年春,因为一场旱灾,我的故乡河南,发生了吃的问题……"这一句话是由冯导跟主演员张国立说的。

  片中张国立 主演的是老东家,他扮演地主,一开始他只求自保,守着粮仓,与灾民作战。直到有一天,他的粮仓被灾民所抢,家不成家,儿子被打死之后,他带着妻女和粮食上路躲灾,他与其他灾民一样,踏上了一路失去的规程。他告诉自己的女儿“只是暂时出去躲灾,过不了半个月、或是一个月就会再回来”于是便……路途中,所有灾民里,他家的粮食最多,也同样最经得起诱惑。在一天夜里,因为拴住的母亲发高烧,由于受寒饥饿,所以拴住想把正在熟睡中的女儿铃铛给卖了,用来给老母亲治病,在这时,却不知怎么便惊醒了睡在一边的媳妇花枝还有自己的老母亲,她哭喊着不让自己的丈夫把女儿卖掉,老母亲也哭喊着说,”如果你把它卖了,我就一头撞死在墙上“听着哭声与打骂声的老东家心知肚明,便借给拴住一斗米,他说“等灾情过后,还须还他,这可不是白给”也是因为这一相助,拴住的想法没有得逞,于是天亮便继续开始了未知的行走路途。当河南省省长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便亲自去报告中央政府,但政府认为,这不是一件大事,所以迟迟没有回应,那时候,正直中日交战时期,中国的军队已与日本打成一片,在重重危机下,当地省长又再次找到了军部司令官官长,但司令官需要对方答应三个条件才管平息,后来条件提出,省长听后觉得不善,便没有再提此事。在日本进攻中国,想占领河南时,高高在上的日本人不顾其生命安危,错把灾民看成军民对待,在炮火连天的攻击下,分批共炸死三百万名延津县灾民,即使本事件有在《时代周刊》上发布,又能怎样,政府还是无动于衷,直到一名叫白修德的外国人亲临现场,拍摄下“狗吃人”的画面时,政府才相信此事件确真属实,于是便开始往下拨款(8000)拨救济粮,但最后却还是没有起到作用。一路上,车没了,粮食没了。也不再分什么地主农民了,大家团结相助的精神为此感动。

  在大年三十那天,老东家唯一剩的也只有自己的女儿和刚刚出生的孙子,在饥寒交迫的环境下,他女儿决定要把自己卖掉,为亲人换取了5斗粮食 供应当下,还有花枝也是,把自己卖给了一家农夫,给自己的儿子和女儿换来一些粮食。最后,人却一个个的在悲痛与抉择中死去,了无音信。她还有一个女儿,叫铃铛,十岁了,在长达一百多天的逃荒中,当人们都已老无生气,浮肿,眼角发黑(她也一样)一个人慢慢地又出现在了镜头上,老东家为了让自己死的离家近点,便从逃难到陕西潼关沿返河南的路上,遇见了铃铛,小姑娘对他说“我现在已经没有亲人,谁也不认识”于是,老东家说“你叫我声爷,咱俩不就认识了?"

  最后,两人在夕阳的余晖下,慢慢前行,看着小铃铛的背影,在最后一刻,我想到了“担当”二字。也许此时的你过得很好,但在经历过一些事情之后,相信你也会不觉然的去担当一些事情吧!

  很多时候,只有经历,才会懂得。所以,我们应该去学会担当和理解他人。

 
 
 
上一页:不要搅浑概念
下一页:火烛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