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支教归来
 
 
修改时间:[2012/09/15 12:46]    阅读次数:[590]    发表者:[起缘]
 

  •我们,在路上•

  从小生在大山长在大山,对山,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情感。也许那就叫做归属感吧。当车驶离川西平原,我对前面的路满怀期待。因为是第一次,因为一路都是未知的风景,因为沿途是“5•12”地震线,因为我们的目的地是那么的接近天堂——西藏。

  一路上,我们看到了地震带来的创伤,也看到了人们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希望。滑落岷江的房屋,破败不堪的原“213”国道,被落石砸得面目面目全非的过路车,横躺路边的“天崩石”,一座座大桥的残肢败体,那些欲落未落的崖石……山川大地伤痕累累满目疮痍。涛涛岷江水裹挟山石泥沙滚滚东去……“遇山开路,遇水架桥”,喊出了民族的气魄;“北京援建,广州援建”,构建的是民族团结的城堡。“一针一线谢党恩”,那一张张微笑的脸庞写满了真诚的祷告。

  汽车一路前行,我们看到了久经岁月的茶马古道。沧海桑田风雨变迁,他们依旧静静地躺在那里,见证了多少历史的真实多少触动人心的平凡故事呢!隔着车窗,我仿若看到那些商旅艰难跋涉的身影……霎时,我感觉,历史只在一窗之隔。

  汽车一路前行,走马过桥。我们见过了羌家的碉楼见过了“高原之舟”,终于,爬上了海拔四千多米的巍巍大山。这儿不是高原却胜似高原,移行山顶,至少它让我关于高原的梦那么清晰那么真实的呈现。

  •十天--对他们来说--太短•

  “我们这还是第一次和老师一起这样耍呢!”

  “先给老师吃!”

  “老师,马上就要到了,不要泄气!”

  那一声声稚嫩的声音依然还在耳边回响,他们,是一群可爱的孩子。他们远离城市的繁华,他们不知道外边的世界到底有多大。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只能从一拨拨儿游客的身上来读取车水龙马的都市(也或许他们是幸运的),他们同样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有权利享受同等的教育。然而,种种条件的限制却并未让他们得到允许。

  他们在大山深处,交通不便。一路上,我惊讶于那国道堪比我们的县道乡道。

  他们在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原地带,生活条件不尽人意。在那儿,由于高海拔气候所致,农作物比较少,很多时候是拿着人民币买不到东西。他们的生活物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边的输入。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那些敢于放弃事业而扎根在边远地区支教的老师是多么的伟大了,他们,不愧是感动中国的人!他们放弃自己的事业,因为在他们心里,孩子才是最大的事业!

  我们去的学校是由中红会捐建的一所慈善小学。客观来讲,学校条件挺好的,有多媒体有空调(但不知平时用不用),图书室是由德国大使馆援建的……纵多爱心汇聚于此,所以,这儿从硬件设施来讲其实已经有了某种程度上的超越了,但他们缺乏老师(不在人数上)。学校一共有六十多个学生,老师九人,本科文凭一人(悄悄说一下)。从孩子们反应的情况来看,老师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并不理想(但他们能来这儿起码就已经是一种跨越了,致敬)。

  这儿的孩子身上充满了大山里的孩子独有的那种率真、纯洁、活泼和野性。这是我见到他们的第一映像。

  他们并不害怕与陌生人接触,反倒是很主动的与我们一起玩耍,他们会热情的介绍当地的一些人文风情自然地理,少了我们那个年代所持有的羞涩和胆怯。

  我看到了墙上他们的手抄报,充满了童真的趣味。还有那一块块他们亲手做的玛尼石,似乎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传奇。他们心灵手巧,纯真质朴,但他们真的须要知识。他们率直洒脱、天真活泼却少了梦,他们的世界单纯却也很单调。

  诚然,当地旅游资源很丰富,同时在生活上政府也给了他们相当程度的支持(据说他们修房造屋的钱大部分是政府支付)。走访了在他们眼里的一些贫困户,但那个和贫困,表示真有距离。他们很多家庭都有自己的私家车,和家长通电话或者询问孩子当天家长在家与否时,多半都说开车到九寨去了。不管是去耍还是咋的,至少说明他们的经济状况已经够小康了。但他们的精神素质层面却没有跟上经济的发展,说严重一点差不多是畸形的边缘了吧。不知道这是不是当下边远地区或者说乃至整个国家所面临的问题。他们还处在用原始的野蛮暴力来解决彼此之间矛盾的层面,小孩子之间打闹时家长都很护着自己的孩子甚至参与其中……

  同学说:他来到这里,感觉离文明社会很遥远。的确,这里的社会和我们所熟识的那个社会有所区别,文化与文化须要沟通,而这种沟通就源于教育。没有良好的教育就没有有效的沟通,现状便得不到根本的改变。

  十天,对我们这群在校大学生而言,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的大学生活,为能有这么十天的经历而感到幸运和满足。

  十天,对远在大山那边的他们而言却太短太短。

  那边的孩子,我不会忘记你们采摘的那一束束鲜花那颗颗红润欲滴的野草莓,还有你们纯真的笑脸,有机会,还来!

 
 
 
上一页:智慧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