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苦乐童年
 
 
修改时间:[2012/08/27 12:24]    阅读次数:[539]    发表者:[起缘]
 

  苦乐童年

  我的童年是在苦难中度过的。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恰逢困难时期,确实苦不堪言。听说文革初期,有个学校请老贫农忆旧社会的苦,这位老贫农一开口便说,三年自然灾害把人饿“扎”了。

  饥饿的严重程度,今天的人很难想象。听说当时临村还真有饿死人的。那时还是“一大二公”人民公社,吃的是生产队大食堂,整天糠团野菜都吃不上,偶尔能吃上馒头就象过年了。那阵儿,最肥的差事可能就是生产队饲养员了,因为据说可以偷吃牲口饲料。社员们普遍认为,要能吃上麸子那就太幸福了。有一天饿得实在不行,妈妈就带我走了五、六里路,到火车站广场买糊辣汤喝。妈妈手心里紧紧攥着一毛钱,因为这仅有的一毛钱,可以买两碗糊辣汤。可我们排了近一个小时队,眼看再有二、三个人就到了,糊辣汤却卖完了。买其它东西吧,也没有卖的,而且一毛钱也买不了啥。我们只好又往回走。走到村前的坡下,我实在走不动了,妈妈就把我背上坡,而她也饿得撑不住呀!还有一次,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我,放学路上捡到一个“鸡蛋”,回家高兴地交给妈妈。妈妈喜出望外地接过来一看,又放在手上掂了掂,最后认定是一块饿卵石。妈妈苦笑了一下,把我紧紧抱在怀里,而我却呜呜地哭了。一天晚上,我到大食堂去打开水,由于房顶天窗的映照,满满一大锅开水,误以为开水不多,就把拿勺的手伸进了开水锅。“哎哟”一声,手和手腕都汤出了血泡,过了一个多月才好。

  童年是苦难的。但苦难的童年,也充满了属于那个时代的欢乐。而且我敢断定,那时的我,不一定比现在的孩子欢乐少。

  滚铁环是最早玩的项目。一根粗铁棍,前边带个弯钩,推着一个铁圈往前走,基本可以一直不倒。当几个孩子一块滚铁环时,我们感到很欢乐,很惬意,开心的不得了。再就是打“猴”,一个圆堆体的小木疙瘩,最下边的尖端处装一个架子车用的珠子,用鞭子抽打着转。当“猴”快速转动的时候,我们高兴极了,有时甚至你抽几下,我抽几下,周围的小伙伴一起拍手叫好。再就是打弹子,地上掏一个小小的洞,远处画一条线,看谁能把别人的弹子打远,自己的弹子先进到洞里。小小的弹子,玩法可多了,各种玩法有各自的乐趣。那时,我们有看不完的小人书,跳不完的橡皮筋,拍不完的洋片,打不完的弹弓。春天,养蚕、养鸽子;夏天,打知了、下涝池;秋天,摘苹果、滚西瓜;冬天,堆雪人,讲童话。那时候没有电子游戏,没有网吧,没有大型游乐设施,甚至缺吃少穿,但我们却感到非常快乐。稍大一点,我喜欢上了下象棋,买不起象棋,就用泥捏了棋子,在每个上面贴一片纸,用两种颜色水彩笔写上“车、马、炮”,就厮杀开了。再后来,学起了吹笛子。慢慢地,也就吹着笛子,告别了苦乐童年。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