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上海三则
 
 
修改时间:[2019/09/24 22:07]    阅读次数:[239]    发表者:[起缘]
 

  我的上海情结

   我第一次到上海,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那时我还是一个高中学生,第一次在没有大人的带领下,和几个同学一起踏上北上南下的列车。第一站是北京,在北京我们到北大、清华进行了观摩学*;第二站就是上海。不知为什么,走下列车,走出车站,我对眼前纷纷扬扬的大上海并不感到陌生,也许这和大姐曾经到过上海,对我描述过上海的情景有关吧。而后的几天中,除了到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参观学*外,我们便到南京路、淮海路去逛商店、逛书店,到外滩去看黄浦江,到虹口公园去瞻仰鲁迅塑像,我还在这里买了一枚鲁迅像章,让我一直珍藏到如今,因为鲁迅是我最为崇敬的现代文化名人。

   第一次到上海后,上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雄伟的建筑,繁华的街道,琳琅的商品,现代的意识,开放的风气,是一个时尚而摩登的地方。老早就听人说过“上海是东方的巴黎”,这也许和它总是开风气之先、有着引领时代潮流的勇气和魄力有关吧。总之,去过几个城市之后,令我久久难以忘怀的,就是上海。

  而我参加工作之后,由于出差——参加会议,联系工作,查阅资料等等,或者独自,或者和同事一起多次前往上海。这让我感觉,我和上海颇有些缘分。

   记得有一次去上海开会,一下火车,便见上海同行举着牌子站在那里接站。其中有一位中年女性笑嘻嘻地看着我,似曾相识,却一时想不起来。傍晚我们同桌吃饭,她才告诉我不久前在无锡开全国行业信息工作会议时,我们也曾在一个桌子吃过饭,我这才记起来,她在那次吃饭时一再说山东人如何如何好,后来她终于道出缘由——原来她的爱人就是同一大学的山东人啊。因为那时还年轻,精力尚好,开会之余,无论白天还是晚上,我便乘公交车四处奔跑,一心想逛遍大上海,了解这里的环境建筑,风土人情,文化历史,物产商品,常常是手持地图,边走边看,乘车而去,满载而归,带回来一些零食和书籍。还有一次到上海开会,恰好是盛夏时节,一下火车便热得不得了,在宾馆里住下一打听,当天是摄氏三十八度,这在我们岛城是百年不遇的事情。因为当年出差,在盛夏时节也到过北京、济南,相比之下,我对青岛的凉爽才有了感性认识。可是在我们青岛,气温稍稍超过摄氏三十度,人们便喊着:“哎呀,热得不行啦!”这时我就心想:“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我曾经几次和几个厂办、党办的同事出差上海,都是为了去上海档案馆查询企业历史沿革、品牌和销售状况等有关资料。由于呆的时间比较长,中间又有好几个公休日,所以游逛的地方就比较多。我们曾经到过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并摄影留念,还在南京路,延安路路桥下小公园里留下小照;我们曾经到过福州路上的不少书店,每人都买了不少书,我现在家中许多鲁迅著作单行本就是在上海书城买到的;我们曾经参观过鲁迅故居和有着鲁迅纪念馆的虹口公园——我曾多次到过虹口公园,也许我的上海情结和我的鲁迅情结有一定的关联吧;我们曾经到过城隍庙,在那里买过五香蚕豆,云片糕,各类糖果,和仿古的小铜鹤;我还沾了女同事的光,在上海街头品尝了萝卜丝饼、臭豆腐和小笼包,在淮海路上吃过肯德基,这是此前在我们城市里我即便遇到却也从不问津的。

   从上海回青后,我们便抓紧工作,一部分材料用于编写企业《年鉴》,一部分材料用于编写宣传企业历史和品牌的小册子,特别是后者,图文并茂,印制精良,一时洛阳纸贵,成为稀物缺货,为企业对外宣传发挥了不小作用。

  几次去上海,我都买过许多关于上海的书籍,例如《老上海》、《老上海四马路》、《上海都市民俗》、《上海的风花雪月》、《海上剪影》、《上海摩登》等等,闲来无事,我常常会浏览阅读一番,看着看着,我从前到上海的情景就会又出现在眼前。浏览之余,我还会拿上海和我们所居住的城市做一番比较,我想,如今,我们的城市也得以空前的发展和繁荣,建设的富丽堂皇,大气磅礴,但是在许多方面,还是应当向大上海学*和借鉴的。

  我喜欢大上海,如果有机会外出,大上海依然是我的首选。

   从当年从大上海回来,曾经做过一首小诗,附录如下:

  世纪之初共赴沪

  恰是秋风绽千菊

  档案馆内抄资料

  福州路上淘闲书

  桥下花园留小照

  路畔店铺休中午

  更忆客车狂奔险

  至今梦中常惊呼

  时光荏苒十载过

  每每忆起热中腹!

  上海是个海

   上海是个海,并不是说上海这个地方是被围拢在海里面,或者是靠着海边,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而且恰恰相反,多年前就有许多上海人为了看大海而跑到青岛来。例如在上海至青岛的列车上,有上海的家长和学生叽里呱啦地交谈,我问他们去哪里?答曰去青岛啊!再问,走亲戚吧?又答曰去看海啊!因为当时从上海去看海,并不比从青岛去看海便当。

   说上海是个海,说是因为它地面大,人员多,固然不错;但更是说它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是说它的规模、气魄,和与时俱进的品格。60年前我第一次去上海,返回青岛时一下火车立即就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因为刚从五光十色、市声喧嚷的地方走出来,立时感到青岛的市面真是太清静了。改革开放后再去上海,好像上海更加繁华和热闹了。坐在出租车上跑上几个小时,周围依然是高楼大厦,问司机师傅这是哪里,回答说还没出上海呢。上海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就被喻为“东方巴黎”,我想现在的上海其规模之大比巴黎有过之而无不及吧。

   说上海是个海,首先是说上海是个人海、商海。南京路、淮海路、四川北路、徐家汇,这是我仅到过的几个商业中心。说这里游人如织,摩肩接踵,熙熙攘攘,车水马龙,无论你怎么形容都不会过分。中国人,外国人,城市人,乡村人,从四面八方汇集在这里,相信在座的许多人都曾到过大上海,为上海的繁荣增光添色过。当然还有许多上海本地的市民,尤其是许多女士穿着摩登、出手阔绰、眼光高超,并常常把我们这些外地人称之为“乡巴老”。商店门类之齐全、货物之琳琅自不待言,而且物品之高档、价格之昂贵也往往令人咋舌,巴黎的化妆品、东欧的皮草、捷克的皮靴,当然还有国内的一流产品,这里是一应俱全。

   如果是和女士们来到这里,我是宁愿坐在街畔的坐椅上等着她们的,因为她们对于商品的兴趣和鉴赏力、她们对于噪音的承受力要高出我许多。而到入夜之时,这里的商店也不象北方城市的店铺早早关门打烊,而到处是流光溢采、灯火辉煌。如果这时你从南京路东行不远就会来到黄浦江边。这里游人之多常常使你难以驻足,一边是射灯映照着的高大宏伟的欧式建筑,一边是水流滚滚、船舰游弋的黄浦江。在这里我们不但可以看见外地人摄影留念,更可以看见许多青年男女在此目无旁人地亲吻、拥抱。认真一想,这也难怪,你想在我们的城市中,恋人尽可以到海边树林游人稀少的僻静之处,而在这个城市却到处都是众目睽睽,哪里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呢。

   说上海是个海,还因为上海是个食海,这里不仅有着全国一流,甚至世界著名的宾馆酒店,中西大餐;而且全国各地的风味小吃也随处可见。如果你是一个美食家,并且手头宽余的话,你可以足不出沪,甚至足不出城隍庙就能吃到京、广、扬、川、闽、杭、豫、湘、清真等中国16个菜系的正宗饭菜,因为不久前城隍庙成立的饮食公司汇集了南北大菜的名家高手。另外,今天的上海人吃西餐之风甚盛,华灯初上漫步街头,常常会看到西餐馆内人头攒动,宾客满堂,而又往往以小市民居多。只见人们在这里很有情致很优雅地啜着饮料,品尝着各色西式糕点。上海作为一个开放口岸,在上个世纪初期,西式餐馆、酒吧、糕点房已遍布大街小巷,所以对于上海人来讲,接受西方的饮食文化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说上海是个食海,还因为上海有着特别多的小零食,可谓五花八门、风味多多,在大街上随处可以吃到臭豆腐、萝卜丝酥饼、各色冰激凌,所有的食品店都能买到各类点心、干果、蜜饯、散装或包装精美的食品,如果你能走一路吃一路的话绝对是不会重样的。当然对于外地人来讲,要想买正宗的上海小食品的话,可以到城隍庙去,在那里可以买到上海的特产梨膏糖、五香蚕豆和桂花糕等。

   说上海是个海,还因为上海是个文物书籍的海洋。欧洲风格的画廊,中国古董专卖店,其店铺之多,规模之大,档次之高堪比京都。而我去的最多的是城隍庙,这里是物品多且杂。而按照以往的*惯每去一地我必须要抽时间逛书店,到上海更不例外。特别是上海的福州路,如果我出差上海,几乎每天傍晚必去浏览一番,逛得久了甚至要比青岛的中山路还熟。一路下来,橱窗饰有文房四宝的店铺就忽略不进了,径直就向大、小书店里走。所谓小书店也往往是“曲径通幽”,门头不大,但里面却常常别有洞天,书籍铺天盖地。而改革开放后新建的书城,那个“城”字才算名副其实。分类之科学合理,图书门类之齐全,中外书籍之完备,真可谓全国之最。如果你在其他城市买不到的书籍,在这里寻找便大有希望,例如鲁迅著作的单行本,我就在这里买到在本市和其他地方没有买到的几本。来到书城里面,我总会楼上楼下跑上半天,看看这本,摸摸那本,只恨自己手中的money不够。有一次和几个女同事来到这里,各自挑选到给自己、给老公和给孩子看的书籍,满意而归。写到这里,让我想到现代著名作家阿英游逛城隍庙旧书摊的那篇文章《城隍庙的书市》,我曾一再阅读此文,跟着阿英先生享受淘书之乐,感受大上海的文化荟萃之盛。

   说上海是个海,还因为上海是个艺术的海洋,是个游乐的海洋,是个名人的海洋,是个高等学府的海洋,是个科研机构的海洋,是个国际金融的海洋,是个工厂企业的海洋,是个人生百相的海洋,是个…… 然而,上海之所以能从一个南方的普通县城一跃而发展成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不仅仅是因为依托它的地理优势,人员杂陈,文化蕴藉,还依赖于它的进取精神和开放意识,

   上海设县始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至明代中叶,商贸日渐发达,资本主义开始萌芽。上海自元初立县后262年间未筑城墙,然而至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倭患日盛,仅仅四至六月之间,倭寇就连续5次焚掠上海。“于是上海官民上奏朝廷,要求朝廷“转念钱粮之难聚,百姓之哀苦”,主张迅速“开筑城垣,以为经久可守之计”。 奏议得允后,上海军民共同努力,不久后一座城池便拔地而起了,有文载曰:“落成之日,四民欣喜。”

   然而,鸦片战争以后,上海开埠。西方列强枪炮传入,城墙作为安全的屏障作用已基本丧失。城北的租界发展成近代大都市雏形,城内各行各业与城外租界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往返县城和租界人流量也剧增。而城墙由于年代久远,城基砖泥不断垒积,城门低隘经常壅塞,“车马既不能行,行旅苦不方便”。旧城的存在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在此情势之下,有识之士提出拆除城墙之高见,但总是议而不决。辛亥革命上海光复后,拆城的议题再次被摆在桌面上,各方诉求强烈,终于, 1912年1月19日,拆城工程正式启动,两年之后大功告成,影响社会发展的“藩篱”消失殆尽,有了为发展插上翅膀的四方通途。

   正是因为有了拆城之举,上海才从小水湾变成大海洋,从小县城变成国际化大都市。正所谓社会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只有顺应形势,与时俱进,光明的前程才会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上海最忆是外滩

   知名作家陈丹燕说,“从外地来的人,要是不到外滩来看一看,几乎等于说没到过上海”,这是真的。当我第一次漫步外滩,站在黄浦江边,一边是浩浩荡荡的江水和往来奔波的船只,一边是具有万国博览之称的宏伟建筑群,再看着往来熙攘的游众,听着海关大厦发出的“东方红——太阳升——”的悠扬乐音,作为一个青年学子,我被这一切陶醉了,我为我们的祖国有这么壮丽而繁华的大都市心生感慨,这甚至鼓荡起了我青春向上的激情……

   自从第一次到过上海之后,外滩便常常闪现在我的记忆中,也许是由于太匆忙,也许是由于当时心不在游,这一切给我的毕竟太模糊、太简单,我期盼着有机会能再到上海,再游外滩,以便对这里有更深入细致的观览和了解。工作之后,我果然有幸再次踏上上海这方宝地,有机会再次寻访外滩这一胜境。

   再一次到上海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到上海去是为了参加一个行业会议。时至中伏,天气奇热。会议期间我们曾经乘车穿过黄埔江隧道,而后登上了刚刚建成不久的“东方明珠”电视观光塔,置身塔顶的旋转大厅,俯瞰下界,江水如练,楼宇蜂拥,天地苍茫,令人心旷神怡,物我两忘。然而使我念念不忘的地方却是黄浦江畔,于是一有机会我就独自乘车前往外滩,寻找并印证我曾经的回忆。当我凭依着江边的防护墙,注视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时,我发现汹涌的江水有些混黄,据说黄浦江并不太长,但是流到此处却是江面开阔,江水雄浑,可见江浙地区雨水之丰沛。看着江面轮船帆船如梭往来,听着船只不时发出的鸣叫声,这使我想到上个世纪之初甚至更早些时候,有多少外国船只曾经游弋并停泊在这里,窥觑着上海这个“冒险家的乐园”,为了能够长久地掠夺中华大地的财富,他们驱使华工在外滩建造了气势宏伟的海关、银行、饭店和办事机构,因为这些建筑风格不同,有哥特式、巴洛克式、古典主义式、文艺复兴式、中西合璧式,故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而如今这些建筑早已归属中国人民所有,在社会的发展和建设中,甚至游览观光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当我在外滩游览时,发现这里有“两多”。一是摄影的多,我想在这里游玩的一定是外地人居多,能来一趟大上海也实在是机会难得,于是便多拍一些照片留作纪念,为了能把同来的人拍全了,他们便常常找身边的人帮忙;二是这里恋人特别多,许多有情之人或牵手或拥抱,或行走或依坐,或小吃或温存,似入无人之境,全然不顾旁人的观感,让我感慨大上风气的开化,的确在国内首屈一指。当我们在外滩游览时,不能不想到“华人与狗不能入内”这句话,这是在我上中学时历史老师给我们讲的,这句话曾经书写在上海外滩黄浦公园的木牌子上。而现在,同样是这座公园,却已成为劳动人民休闲游乐之地,公园内矗立起一座“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塔上方石上镌刻着“浩然正气、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塔边围墙上雕刻着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上海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英勇斗争画卷,以便让后人们永远缅怀这些为了人民的解放赴汤蹈火、捐躯献身的勇士们。

   世纪之初我又和几个女同事连续两次来到上海,是为了到上海档案馆查阅有关资料。我们曾一起前往外滩游览,度过了一段值得追忆的美好时光。特别是入夜之时,如果把上海比作一座不夜城的话,那么外滩就是这座城市的最璀璨的亮点。站在黄浦江的护墙边上,江中船灯点点,浮动游弋,江水汩汩而淌,灵动如乐;望过江去,新浦东的万家灯火,“东方明珠”的珠灯闪烁,与天上的星月交织辉映,使人恍然不知身在何处;再回过头来看江边的一列宏伟而精美的建筑,在射灯的照耀之下,金碧辉煌,流光溢彩,黄澄澄、亮晶晶一片,加之周围人影晃动,车辆往来,使人如置身仙境,徜徉其中,似乎听到费玉清的吟唱:“江畔帆影移,片片云霞,停留在天空间……美景如画,映眼前,这里是天上人间……”使人不能不感慨国家之安定繁荣,人民之和谐安康。

   尽管我几次到过上海,到过上海的不少地方,可是细细回味起来,还是外滩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外滩使我了解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和中国人民英勇不屈直至胜利的历史,外滩使我看到了古老中华的青春活力和繁荣强盛,外滩激发了我为共和国大厦添砖加瓦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