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怀念在深圳的日子
 
 
修改时间:[2019/07/10 21:07]    阅读次数:[341]    发表者:[起缘]
 

  文/陈泽立(陈杰)

  离开深圳已经10多年了,至今仍然怀念在深圳的日子。

  1997年3月份,通过台湾的郑先生引荐,要我到深圳去上班,那时我考虑了很多,家人和邻居都坚决反对,不要到那个地方去,那里太可怕了,大街上就有抢钱的,杀人的,偷小孩的,我到是不怕被偷。那时我在思维公司上班,效益也不是很好,每月也就5、6百元,深圳给我的工资是1200元,管吃住,1200元,对于我来说太吸引人了,于是通过泰安一位同事搞到一张去广州的卧铺车票,我决定要到深圳去了。

  记得那是晚上11点多种的火车,临行前在泰安一家饭店和在冠邑集团几位同事聚餐,一来在冠邑集团时,我就是一位主管,大家还是比较尊重我的,二来这几位同事也想通过我先去探一探路,看看能不能给他们提供一些信息和有价值的东西。

  上火车后,这几位同事给我找到卧铺的地方,就下了车。在此之前我基本上没有出过远门,只在87年时做过一次从泰安到济南的火车,坐火车卧铺我感到很新鲜。在车上基本上不说话,临行前,泰安的同事告诉我,尽量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我除了在上面半睡半醒外,基本上就是在那儿想念着自己的往事。火车是从青岛到广州的,到了河南地盘以后,便进入第二天,大家洗刷过以后,开始吃早餐,我来时带来了一些鸡蛋,泰安的同事给我了一个方便面盒,顺便装上了几包方便面,我吃过方便面照样还是到上面去睡觉。到了下午时,大家相互问候一下,那时所说的主要是在哪里下车,其他基本上不再说些什么,于是就这样做了两夜两天的火车,第三天下午到达广州,火车晚点一小时,到车站接我的是湖北随州的赵先生,他用一个纸板制作了一个牌子,高高举着,上面写着山东陈杰,我找到他,握手后,心情顿时踏实下来,然后我们开始坐从广州到深圳快速列车,因为深圳是要边防证的,去深圳即相当于出国,他早已为我办妥了边防证,坐上火车后仅仅一个多小时到了深圳。于是坐上从火车站到华侨城班车,半个多小时的时间便到了华侨城,现在我还记得清清楚楚,公司在华侨城丹霞阁××楼。

  深圳李老板看到我后表现的并不是十分的热情,因为点将的郑先生,当时他不在深圳,但是看在郑先生的面子,他装的勉强了些,老板娘是山东平度的,高高的个儿,细细的小腰,30多岁的年纪,当时我一看,也很难接受那样的气氛,老板李总60多岁,而老板娘30多岁,他做她的爸爸都差不了。老板娘看到我简单的行李,也表现的不屑一顾,我从他们的眼神里看到了对我的鄙视,但是不管怎么说,我是来打工的,寄人篱下,不要看他们的态度了,再说是郑先生让我来的,我急切的盼望郑先生从台湾回来。

  郑先生隔了近一星期才回到深圳,见到我之后寒暄一阵,简单叙述了一下冠邑集团现在的状况,和每个主要人物的状况。之前我住在李总的家里,住在外面的客厅内,他家住在华侨城×f,一共三个卧室,郑先生一间,保姆一间,老板和老板娘一间。公司在沙田村为员工租赁了住房,我很想去员工租房去住,老板始终没有开口,和老板老板娘一块吃住,很别扭,饭做得较少,我们北方人的饭量又大,有时基本上吃半包,好在没有什么事做,不消耗体力,就这样持续了一星期,后来还是老板娘给郑先生说:陈杰在这儿不自然,让他去员工宿舍吧,当时我很感激她,她看到了我的拘谨,于是我搬到沙田村员工宿舍去住,住的是公司梁副总的房间,后来我才知道,其实我早就该到这个地方,只是没有房间,现在梁小姐不再公司做了,我也就自然的填补了她的空缺。

  员工宿舍内有4个人,湖北的赵先生,湖南的阿平,山东平阴的两个老乡,日照的一个,在我没去员工宿舍前,他们几个很不和睦,吃饭都是个人做个人的,南方和北方人的生活*俗不一样,南方人喜欢吃大米,北方人喜欢吃面食,南方人如果连着吃上两天面食他就要造反罢食。在深圳面食生意很好,街坊离我们住的五百米一个馒头房,每天做得馒头一抢而光。当时点我去时说是管吃住,后来随公司员工中午吃工作餐,早晨和晚上,星期六、星期天就要自己买单了。吃饭很便宜的,我们几个自己买菜,每个月每人在200元钱以内,深圳的肉食和鸡蛋与关内的差别不是很大,青菜很贵,我记得我们家乡豆芽3毛多钱一斤时,深圳的豆芽1元钱,蒜薹内地的1元左右,深圳的3元。深圳的鱼身很便宜,当地人喜欢煲汤,捞出一个活鱼割掉头后,鱼身留了下来。我想,北方人捡了个便宜,在我们家乡,鱼头连要都不要。

  进入员工宿舍后,开始去公司上班,基本上是走着,从沙田村到华侨城走十多分钟。

  开始没有什么事做,老板和老板娘对我仍然表现出一种很不耐烦的傲慢态度,基本上有些事不愿让我做,我感到自己很孤单,那时郑先生很少在深圳,他主要在台湾,他在电话里一致鼓励我要忍耐、忍耐。就这样混着日子没事做,发了第一个月的工资,我都想回来,因为我感到了侮辱。

  事情总是不会像想的那么坏,总会有转机的时候,直到有一件事老板老板娘彻底改变了对我的态度,那是签订一份合同,以前合同都是在外面打印,沙田村电脑坏了,合同急着要签,合同的对方说让这个小伙子写写就行了,大家已经相互了解了,于是把有关的内容简单叙述了一下。那时,我一再叮嘱自己,一定要仔细细心,拿出自己的水平,在他们还没有谈完话,我就拟好了草稿,先是让李总看了一遍,他很满意,又让对方看了,更加满意,对方满意的不是合同的内容,而是我写的字太漂亮了,用他们的话说,像刻的版。于是我坚持再抄一遍,抄好后,让老板娘过目,公司业务方面的事情基本是老板娘过目就算定局。老板娘看后,很是惊讶,她不相信,这样的佳作出自我手,那时我想他们应该明白,为什么郑先生把我从山东要到深圳来。

  自从我干了一件漂亮的事情后,老板老板娘的态度不再怀疑,员工看到老板对我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也开始尊重起来,不再直呼我的名字,开始有个先生的尊称。

  从此公司的文件不再打印,有我撰写和抄写,在外面打印一张10多元,在我没来公司前文件基本上都是打印。后来经常在八小时外喊我去写文件,我开始有些不满,老板看出了我的情绪,就对我说陈杰,八小时之外你记着,到月底给你记加班,你一月1200元,一天40元,一个小时5元,你加一个小时,10元,到月底报给你王姐。(后来我也想,一月22天,我应该每天50多元,但是他既然这样说了,不要再多要求了,这我也很知足了,我已经比其他员工高出了许多),由于我有了加班,有时到了星期六、星期天,每天就能挣2百多元,到月底领工资时,一些其他员工还有意见,但是看到老板坚决的支持我,其他人不再敢说些什么。

  深圳的环境是十分优美的,最主要的大道为深南大道,道路很宽,路的两旁是一些四季常青树,中间隔离带种上了一些花草。华侨城附近有三个人工景点:世界之窗、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距外面dm介绍和台湾的游客叙述,这三个景点都很好,可惜我都没有进去过,一张门票五六十元,五六十元可以买件衣服,可以买袋子肥料,可以干很多没钱人装点门面的事情。深圳主要的感觉就是楼高,车多、人多,在深圳只要有钱,什么事情都可以做,有钱人毕竟是少数。深圳的社会治安还是比较好的,不像想象的那样,到处是抢钱的,到处是杀人的。深圳市场比较好,做生意的人比较灵活,只要你相中了的东西,讨好价不买,都没关系。摊主会说,老板你到其他地方看看,如果没有相中的还要到我这个地方来,笔者就亲自遇到过这样的一个情况,那是在深圳沙田村夜市,我去买条裤子,他要价80元,我给他讨价50元,他一狠心,给你吧,可我感到不值,我说不想买了,他都没有说别的,若是在内地,这样的情况肯定是要挨骂的。

  转眼间到了阳历年,我陪老板和老板娘去广州参加广交会,在广州我发生了一件北方人普遍犯过的错误,晚上住在琉华宾馆,老板们住在一间,我自己住在一间,到了晚上,有一个陌生的电话打进,问我是不是北方人,我说是,问我贵姓,我说姓陈,他说他想在北方搞个提包加工,办个工厂,问我有没有社会关系,我满口答应了下来,他约我第二天吃早茶,见面他送我一个很精致的手表,说是个纪念,在一家早点部坐下,他点了早茶,我说要去趟洗手间,他告诉我了地方,我就去了,因为第二天就要离开广州回深圳了,我把自己的行李都装进了皮箱内,皮箱放在吃早茶的地方,等我从洗手间出来,再也找不到广州的投资人,这时我才清醒,我已经被骗了,好在里面净是一些衣物和广交会上买的一些杂物,里面只有一百多元钱。

  再过二十多天快要到春节,春节是中国人大团圆的节日,每到这个时候,山南海北的外乡人都要想法设法回家过年,深圳是个移民城市,光外地打工的人就有三百万,而且都赶在小年以后放假,所以能够回家的只是少部分人,我从有记忆起,就没有在外地过过年,回家的心情非常的强烈,腊月24号,公司还没有放假,晚上我就去火车站窗口排队买票,武警在火车站维持秩序,等到晚上11点钟,大屏幕上会显示从深圳至××的已经没票,从深圳到××已经没票,好多人开始离开,也有许多亟盼希望的人仍在观望的等待。就这样我一连排队两个晚上都没有买到票,老板心疼了,说陈杰给你买个机票回家吧,你明年要好好干,听到他的这番话,我心中充满了感激,于是赶紧在附近代卖点买了从深圳到济南的机票,价格1260元,等到让老板娘报销时,只给报了700元,我无话可说。

  飞机是从12点多种起飞,到济南大约3点钟左右,坐上从机场到市区班车截住去泰安的车,又从泰安截住去宁阳的末班车,到家时已经是晚上9点多钟了。回到济南的霎时,感觉到济南确实与深圳存有距离,深圳的摩天大楼比比皆是,而济南大不相同了。

  第二年由于种种原因,我没有再回深圳,这是我很内疚的地方,既然答应了好好报答这张机票,可是却失信于人,后来李总多次打电话问我一些情况,我如实说出,他对我的无返,很感可惜。

  今天算来离开深圳已经13多年了,我至今仍然怀念在深圳打工的日子。感激着这张从深圳到济南的机票。

  2010年

 
 
 
上一页:大营坡记
下一页:阿苋的三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