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陈杰散文】乡下人搬住县城
 
 
修改时间:[2019/07/10 21:07]    阅读次数:[342]    发表者:[起缘]
 

  文/陈泽立(陈杰)

  二零零三年,厂里按照县委县府政策,清理公用住房,由于我们单位属于集体企业,也在清理的范围,这样从清退房屋中,我分到了一套,说是分到的,其实也是花钱买的,不论怎么样,我还是比较幸运的,因为厂里很多职工都看着这几套房子,也许是我工作贡献的缘故,也许是我工龄和职务的原因,于是我便在城里有了一个家。

  我这个人不太讲究,房子做过简单的维修整缮,于是在二零零六年搬进了新家,妻子孩子顺理成章地跟入,尽管她(他)们的户口还在农村,但是在地界上已经成了城里人。

  在未搬入新家之前,我风雨不停每天都往返在县城和乡村的路上,一来母亲和孩子都在乡下,尽管厂有集体宿舍,但总感觉宿舍没有家温暖,它不像是一个家。

  我搬进县城,起初引来了一些乡下人的嫉妒和羡慕,当时的我也有一点自豪感,虽然说城镇户口不再那么重要,但是在县城住,那也挺让乡下人眼馋的。要是在改革开放以前,城镇户口就是公家人,是有身份的人,不论在招干、参军、就业那都是高人一等的。

  母亲年事已高,在城里住不惯,我住进县城以后,来过两三次,每次住个四五天,就要嚷着回老家,她说在城里不*惯。城里人不喜欢串门,家与家基本上不沟通,甚至住了十多年的老邻居,双方的情况毫无相知,在农村这一点就大不相同了,不要说是近邻,就是远一点距离的异姓,他家都有什么亲戚、亲戚干什么工作,都会了解的很清楚,若是谁家来了客人,家里没人,左邻右舍的叔叔大娘们会主动给你去找,在城里这可就大不相同了。

  母亲在城里住不惯的原因最简单不过的是寂寞,乡下人喜欢聚在一起聊天,特别是像她们这样大年龄的人,除了吃饭、睡觉外基本上就是与同龄人拉家常,以此打发着日子。农忙的时候,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简易事情,但是那样的时间基本都是太短暂了,一年也就是有那么几天的时间。

  每每到了星期天,就想回老家看一看,一来看看自己的母亲,母亲就是一个温暖的家。二来也想看一看养育了自己多年的乡土,记得一位诗人说过一句诗:故乡是一个斩不断的未了情,见到它的时候平平淡淡,离开它的时候思绪万千。可不是吗?每次回家和叔叔婶婶们寒暄,都是那样的亲切,没有一点虚假的成份,这令我又怀念起了乡下农村。

  记得在二零零四年的时候,家乡仍有四分之一土砖结构的房子,等到现在再回家的时候,这些房子已经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一户一院的楼房,条件好一点的住上了二层楼,用城里人讲就是将军楼。如果今天再去寻找八十年代以前的房子,那真是已经成为现代的古董。电灯电话早已成为历史,人均一部手机,有的达到三部四部,电脑已经像了八十年代的缝纫机,飞入寻常百姓家。有时和五十多岁以上人谈起今天,他们都会说:做梦也没有想到能有今天,想一想六十年代缺吃少穿,那简直就是天上地下。

  每次回家或者家中有重大庆祝的时候,比如母亲祝寿,年后聚餐都安排在哥哥家’,看看他家的房子,令我起了羡慕之心,近200平方米独自一院,既方便又实惠,这时妻子便说:你看看农村哪一点比县城差,就说住的吧,房基又高又亮堂,取光又好,再看看城里那房子,又矮又闷气,空气还不好。一些邻家嫂嫂们总会出来反驳,说城里地段好、购物方便。她们说的一点不假,城里人花钱容易,只要想消费,就有花钱的地方,晚上夜市、超市那真是比乡下多得多,可是对于经济拮据的人,他们还是向往农村。

  实事求是地讲,现在的农村住房面积已经高于城市,居住环境也优于城市,要是在有山有水的地方居住生活,那简直是就是仙境,尽管说没有假山公园,没有小溪花草,但是有清新的空气,有茂密树木。远离了噪音和汽车排放的废气,远离了城市垃圾的污染。我的乡下老家有几许在北京做生意的,有的也已经在此安家落户,他们的父母有时要住那儿照看孩子,每每他们回家的时候,邻居们总会玩笑的讲,回来干嘛,北京多好,他们的回答很诙谐幽默:北京有什么好的,除了楼高、楼多,就是车多、人多。

  往往有许多城市人自认为优于乡下人,在我看来那是上个世纪的产物,是九十年代以前的老黄历了。在以前若是说城里人优于乡下人,那是一点也不假,关键是那时乡下交通闭塞,信息落后,文化乏力,吃饱穿暖的乡下人开始渴求一种精神生活,那时的城市恰好弥补了乡下人饥渴。

  而今柏油公路遍及乡村,实行了村村通,过去从乡下到县城,骑自行车要一个多小时,要是遇到雨天在泥泞的路上,自行车陷入泥潭,还要变成车骑人,那时想,要是能离开这破地方,一天也不呆。现在从乡下到县城有了快客,二十几分钟一趟,电动车不到半个小时即可到达,摩托车、四个轮四十分钟来回往返。速度缩短了距离,节省了时间,如今的高铁在提速着中国,从北京到泰安2。5个小时就能到达,距离已经不再是制约人们发展的主要因素。

  这样想来,我是从所处的平原地带来讲的,至于大山深处是什么样子,我还真的不太清楚,也没有考究,起码在我的内心深处还是向往简朴的乡村。十多年来看发展,首先要看到农村的发展,看到乡下衣食住行的发展,现在城里人能吃到的东西,乡下人一点也少吃不了。而今衣食商品,物欲横流,商家们直接把商品送货到各乡各村经销点,以前每村有一到两个销售点,现在每村至少六七个经销点,一些大商家开展了下乡活动,成立了连锁店、加盟店,乡下的饭桌已经看到了所谓的城市新鲜货。

  过去说城里人时髦,穿着时尚,染黄头发,现在农村三十多岁妇女染黄头发屡见不鲜,坤式锂电动车一辆接着一辆,就是女士开着轿车都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十多年来,中国发展变化惠顾着千千万万个家庭,改变了千千万万个家庭,中国农村社会的缩影折射出当代发展的强音,党的十七大以后的十年,是中国迅猛发展的十年,不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国人都有了一个较大的认同,尽管说穷富之间的差距没有缩小,还有拉大的趋向,但它已经不是代表城市和乡村差别的主因,县城也有穷人,农村也有富人。

  在刚刚搬入县城之前,让村里人羡慕了一阵子,那时自己也有一点点自豪感,可是当我今天再走近乡下,这种自豪感涤荡的一无所有,相反增加了自卑感,从他们的衣食住行可以看出,他们一点也不比我差。也许是我不思进取的缘故或者是供读大学生的原因,我现在的幸福指数已经落在乡下人的后面。

  作于2012年10月份

 
 
 
下一页:温暖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