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故事里的人生》(103 牟融传经)
 
 
修改时间:[2019/06/13 20:07]    阅读次数:[374]    发表者:[起缘]
 

   《故事里的人生》103

   牟融传经

  牟融,字子优,东汉末年人,先后做过县令、司隶校尉、大鸿胪、大司农、司空、太尉等官。他学识渊博,且精通佛经,门下有学子数百人。他在向学生们讲解佛经时,总是大量引用儒学经典如《诗经》《尚书》等中的词句来说明佛学道理。学生们责难他,问道:“您说佛经内容丰富如汪洋大海,辞章华丽如锦绣繁花,道理深邃而启人心智,能引导人脱离苦海而达至常乐境界,可你在讲解佛教教义时,为什么不用佛经来说明问题,而总是引用与佛教不同的儒家道理来证明佛理呢?”

  牟融答道:“渴了的人,不一定非得挑来江河里的水才喝,只要身边有可以喝的水并伸手可以拿到,不管是从哪里打来的,都可以解渴,此所谓远水不能解近渴;饿了的人,不一定非要拿粮仓里的粮食做饭才吃,只要身边有了用舂好的米做成的饭,都可以吃,不管这粮食是从哪里弄来的,此所谓远粮解不了眼前的饥饿。我知道你们有丰富的儒学知识和懂得儒家的道理,用你们熟悉的知识和道理来说明佛经,你们就能听得懂。如果我用你们根本不懂的佛经来说明佛理,就好像对瞎子谈赤、橙、绿、白、黑五色一样,对聋子演奏宫、商、角、徵、羽五音一样。我给你们说一个故事,古代有一位大音乐家叫公明仪,他对音乐有很高造诣,弹得一手好琴,优美的琴声常使人如临其境。有一天,风和日丽,他漫步郊野,见一头牛在一片葱绿的草地上低头吃草。这清静怡人的环境激起了音乐家为牛弹奏一曲的欲望。他来到牛跟前,首先弹奏了一曲高深的《清角之操》,尽管他弹得非常认真,琴声也十分优美,但牛依然像先前一样埋头吃草。不是牛听不到琴声,而是这曲调对牛来说根本不知道是什么。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虫和小牛犊的叫声,牛便抬起头,竖起耳朵,听着琴声并摆动着尾巴小步走。这就是我用儒家道理向你们讲解佛经的理由。”

  学子们听了,心悦诚服。

  作者感言:这个故事就是“对牛弹琴”成语的出处,见之于汉•牟融《理惑论》。作为学识渊博的师长,牟融深知,只有运用学生熟知的儒家理论来解读学生一无所知的佛学道理,学生才能听得懂,才能顺利学*、理解、掌握佛学理论,如果就佛学讲佛学,学生根本听不懂,讲也等于白讲。

  牟融传经的故事给我们如下启示:

  启示一:已有知识很重要。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证明,人的知识系统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丰富的,这种丰富不是货运式传递和仓储式增加,而是吸纳性融汇和化合性生成。在知识丰富过程中,已有知识是理解、吸纳、生成新知识的前提条件,已有知识越丰厚,生成新知识的能力就越强,如果没有已有知识垫底,新知识就无法被吸纳和化合。所以,如果你是师长,就要象牟融那样,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教授新知识;如果你是学子,就要懂得已有知识的重要性,学会温故而知新,*故而创新。

  启示二:说话、行文要看对象。俗语有“看菜吃饭”,医家也强调“对症下药”,我们说话、写文章,也要看对象,在与别人交流时,一定要说别人听得懂的话。我们说话、行文的目的是为了交流和沟通思想,说的话别人听不懂,写的文章别人看不懂,即使非常有道理,非常深刻和有文采,也没有一点意义,亦如公明仪对牛弹《清角之操》。

  启示三:世界上许多知识、理论都是相通的,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类知识理论,彼此之间能找到许多共同点,所以,可以相互解读和证明,此所谓“他山之石亦可以攻玉”。比如,儒学提倡“仁爱”,基督提倡“博爱”,佛教提倡“慈爱”,道家提倡“泛爱”,墨家提倡“兼爱”等,都有一个核心概念“爱”,都主张关爱社会、关爱他人,只是所爱内容及方式方法有别而已,所以,可以相互印证。牟融能用儒学解读佛经,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