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故事里的人生》(37 “云在青天水在瓶”与“看山还是山”)
 
 
修改时间:[2019/05/09 10:04]    阅读次数:[398]    发表者:[起缘]
 

   《故事里的人生》38

   “云在青天水在瓶”与“看山还是山”

  这是两个佛学掌故,第一个掌故“云在青天水在瓶”,说的是唐朝太和年间,时任朗州刺史的李翱去拜访当时高僧药山惟俨禅师的故事。李翱是唐代思想家、文学家,他是韩愈的学生,积极帮助韩愈推动古文运动,思想上秉承师训,崇儒排佛,认为佛教徒“不蚕而衣裳具,弗耨(nòu)而饮食充”。后期思想有所转变,倡导儒学要融佛、融道。据说,他在任朗州刺史时,几次派人请当时的高僧药山惟俨禅师进城供养,都被药山拒绝。一日,李翱亲自登门拜访。进了寺院,他看见药山坐在蒲团上专心读经,根本不理会他。他站着等了好一会,在一旁侍奉药山的小和尚一再提醒:“太守来访。”可药山动也不动。李翱忿然道:“见面不如闻名!”说完,拂袖转身离去。药山立即起身,高声说道:“太守怎么能贵耳贱目呢?”并直呼李翱名字,相邀入禅房。李翱应邀,落座后直奔主题,问药山什么是“道”。药山微笑,他指指窗外的蓝天,让李翱观看天上几朵缓缓漂浮的白云,然后又指指案头的一个瓶子,让李翱看瓶子里的水,最后不紧不慢地说:“云在青天水在瓶。”余下无话。

  李翱是饱读经书的大学者,立刻悟出了药山话里的玄机,在药山看来,道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道就是天上飘着的云,舒卷自如,自由自在;道就是瓶中的水,既清澈透明,又能刚能柔、随圆就方,顺其自然。人只要把握了事物的这种自性,也就悟出了道,“云在青天水在瓶”,就是这种最澄明、最圆融的人生境界。临别,李翱作《赠药山高僧惟俨》诗两首,

  诗一曰:“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诗二曰:“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此后,李翱与药山多有往来。“云在青天水在瓶”也成为佳句,流传至今。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掌故出自佛教史书《五灯会元》,该书第十七卷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唐朝高僧青原惟信禅师在大堂上说法,在谈到自己修禅过程时说:“老僧三十年前还未参禅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参禅后,经过老师指点,有了个入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现如今得了一个休歇之处,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各位说说看,这三种见识是相同呢?还是不同?”

  听讲的众僧徒们都明白,禅师说的是悟道的三个境界。于是,惟信禅师的这段话便成了佛教界的名言。

  作者感言:“云在青天水在瓶”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都是修佛的最高境界,有多少修佛者能达到这种境界?肯定是少而又少,就是说这话的药山和青原,也未必完全达此境界。这是因为,他们也是肉体凡胎,也得吃喝拉撒,食人间烟火,作为寺院的住持,为了延续寺院香火和众僧徒的衣食住行,也免不了与官府和世俗打交道,免不了利益计较,当其时,心境无法空灵。就拿药山来说,李翱亲自上山去拜访他,他还拿架子,骨子里肯定是对李翱的曾经排佛有想法,实乃不够大度。当然,象药山和青原这样的高僧,毕竟与一般僧徒不同,很多时候处于高境界是可能的。

  我们无意研究佛事,只是想借这两个掌故聊聊“人生境界”这个话题。

  我们这里所说的人生境界,是指人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所达到的程度。纵观人类精神生活的种种现象,我们可以说,“云在青天水在瓶”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不仅是修佛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特别是青原惟信禅师的“看山看水三段论”,很是切合人类精神生活实际,让我们稍作分析: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感性直观境界。这是人对事物的直觉性观照,是事物表象留给人的第一认知,是《皇帝的新衣》里孩子“他什么也没有穿”的童真,是恨了就骂、痛苦了就哭、高兴了就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无拘无束和无所顾忌,当然也是看似清晰实则懵懂混沌。处于这一境界的人,还没有把握事物的本质,对人生的复杂性缺乏认知,往往以所见所闻的表象为据,感情用事,率性而行,纯真而莽撞,简单而无度,生活、事业中常会碰壁。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理性认知境界。这是人对事物的深层次理解和把握,这时的山水已经被人化,已经被人赋予了价值和意义,同是一方山水,在观光者和画家眼里,是欣赏美和表达美的对象;在企业家和旅游开发商眼里,是赚钱的工具;在樵夫和渔夫眼里,是砍柴和捕鱼的场所;在政治家的眼里,是必须管辖好的领地;在军事家的眼里,是能否利用的战场;在环保人士眼里,是精心呵护的生态……如此等等,人们的认知差异和不同述求,已经使山不是单纯意义的山,水也不是单纯意义的水了。不难看出,处于这种境界时,人被理性和现实的种种功利算计所左右,常常自我迷失,常常在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爱与恨、清醒与迷惑、真诚与虚伪、执着与彷徨、抗争与妥协、希望与绝望、动力与压力、欢乐与痛苦、愉悦与焦虑等之间摇来荡去,有时甚至眼睛看着皇帝什么也没穿,嘴里却赞美“皇帝的新装真漂亮”。此一境界中,人是“不识庐山真面目”,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是“心为形役”,是明知“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时不在枷锁中”,是知而无奈。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是超然境界。这是洞明世事后的澄澈与畅达,是“外物”与“内心”和谐律动后的返璞归真,是丰厚人生阅历经反思千淘万滤后的灵魂通透,是人对现实生命的彻悟,这是踏遍了山水之后,又走出山水并远远回望山水的整体观照,原来,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处于这一境界的人,努力追求想追求的,坦然放弃该放弃的,面对人世万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去留无意,宠辱不惊。原来,人本是人,无须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刻意去处世。尽其当然,顺其自然;积极而不躁动,淡定而不沉寂;胸藏万壑而空灵,万千担当而轻松。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人生的这三种境界,生成过程有先后性,达至程度有高低性,但事实上,它们并不是严格循着人生命成长的过程依次攀升的,并不是人的孩提时代就处于第一境界,青壮年时期就处于第二境界,到老年就达至第三境界。人类精神生活的实际情况是:除了短短的不懂事的孩提时代基本处于第一境界外,自懂事直至老年这段长长的人生之旅中,这三种精神境界同生共在并交替呈现,也正因为如此,人类的精神世界才气象万千,异彩纷呈,绚丽多姿。

  面对世界万象,除了睡觉之外,人都处于动态中,或思考,或言说,或行动,但不管想什么、说什么或者做什么,都是在行为主体思想意识、情感态度的支配下展开的,其过程及其结果无不映现出行为主体的精神境界。而值得关注的是,人的思想意识和情感态度在成年后虽然有了一个基本走向和定势,但始终处在发展变化中,绝非一成不变。直面人生,在林林种种的具体物象和情境中,谁都有狭隘、想不开、意气用事、钻进死胡同走不出、固执、拿不起放不下等的时候,谁也都有大度、看得开、理性理智、达观豁达、拿得起放得下等的时候。纵观人的一生,就大多数人来说,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人生的第二境界,如果一个人一生中有百分之四五十的时间处于第三境界,那他一定是一个悟性很高、向上达观的人;如果有百分之六七十甚至是七八十的时间处于第三境界,那他一定是大贤达、大圣人;至于百分之百处于第三境界的人,只有万能的上帝和无拘无束的神仙,但遗憾的是,上帝和神仙是人心造的幻影,根本不存在。

  上边已经说过,就大多数人来说,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人生的第二境界,其实这也没什么不好,因为第二境界是人生的炼狱,是人生丰富性之所在,人类的文明进步,基本是人在这种精神状态下创造的。我们只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在第二精神境界中,更积极地趋向真善美,更广博地施以真诚和关爱,更执着地追求事功,更练达地为人处世,从而获得更多的愉悦和欢乐。

  人生境界问题,为历代贤达、学者所关注,其表达方式也各有千秋。孔子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礼记•大学》里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韩愈的“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都是从道德伦理和事功角度谈人生境界。中国现当代以来,很有影响的人生境界说有三:

  人生境界说一: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三境界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天’,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在这里说的是事功境界,其实也可以看做是人生境界。第一境界是借用晏殊《蝶恋花》的诗句,告诉人们要站得高、看得远,要立大志;第二境界是借用柳永《蝶恋花》的诗句,告诉人们要不懈努力,苦苦求索;第三境界是借用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的诗句,告诉人们成功后的珍贵、喜悦和顿悟。

  人生境界说二:哲学大师冯友兰的“四境界说”。冯友兰是在西南联大教书时提出“四境界说”的。他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即人之异于禽兽者在于其有觉解(觉悟理解),人生的意义就在觉解之中。有觉解是人之理,求觉解是人之性,能觉解者人之心。人生在世,必追求人之理,以成就一个理想的人格;欲成就一个理想的人格,便需尽心尽性。这实际上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成就理想人格是人之理的要求,是做人的必需;而尽心尽性便能达致这一理想人格,是做人的方法,只有尽心尽性,力求觉解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人生才有意义。他依据人对人生意义的觉解程度,把人生划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四个层次。

  “自然境界”是最低层次,处于这一境界的人对人生意义不甚理解,甚至不理解,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古诗中“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不识天工,安知帝力”这几句诗,就是自然境界中人的心理状态。

  “功利境界”是第二层次,在此境界中的人,有了明确的人生目的和自觉行动,核心是“为己的”“求名利的”,绝大多数人都处于这一境界中,这是常人境界。功利境界的人心态各异,所干的事也不尽相同,求名利的手段更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但是,无论是求名的,还是逐利的,或者是求名利双收、以成就一番事业的,他们的人生目的都是相同的。冯氏认为,功利境界虽不是什么高境界,但也不宜过分责难。功利境界在主观上是不可取的,但在客观上并非于社会无益。如“三不朽”中,除不可立德之外,功利境界的人既可立言,又可立功,而立言、立功都是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道德境界”是第三层次,在此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行义”的。义与利是相反亦是相成的,求自己的利,是为利的行为;求社会的利,是行义的行为。在此境界中的人,对于人生意义有了深刻理解。如果说,功利境界的人是以“取”为目的的话,那么,道德境界的人则是以“予”为目的,他实现了个人与社会的统一。道德境界的人是按“行义”行事的,其行为是道德行为,道德行为在其实现的过程中,也可能带来某种利,甚至给行义者个人带来某种利,但行义的人在主观上绝不是谋利的。

  “天地境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处于这一境界的人,悟透了人生的真正意义,不仅了解理解社会,而且了解理解整个宇宙;不仅能“事人”,而且能“事天”。这样的人既能尽人伦人职,又能尽天伦天职,是理想人格的完美体现,是人间的圣人。不难看出,冯氏“天地境界”中的人,有点宗教色彩。

  最后,冯友兰认为,以上四种境界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就个人而言,更不是一个人只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境界。不论是个人,还是社会,人的精神境界,都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

  人生境界说三:当代北京大学张世英教授的“四境界说”。张世英教授是我国研究黑格尔哲学的著名专家,他从万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天人合一”“万物一体”“万有相通”的视域出发,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人对世界“万物一体”“万有相通”的最深切领悟。以此,他将人生境界划分为“欲求境界”“求实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欲求境界”是最低境界,处于这一境界的人,认为感性直观中的个别事物是最真实或唯一真实的,他只关注眼前的现实利益,认为人生的最高目的是满足个人欲望。

  “求实境界”是第二境界,处于这一境界的人,认为科学真实才是最真实的,他追求事物的因果性、规律性,认为只要认识和把握了事物的因果性、规律性,就达到了人生目的。这种人冷静平实,以追求秩序为满足。

  “道德境界”是第三境界,处于这一境界的人,不断反思过去和展望未来,坚持从动态中看待事物和世事,以满足自己的意志追求为最高的人生目的,他有社会理想,并努力奋斗,执着追求。

  “审美境界”是最高境界,这是诗意境界,是“最高级的主客融合”,是人与世界的一体化。处于这一境界的人,无所求,他不是出于道德义务强制做某事,也不是为了“应该”做某事,而是出于与世界融合为一地自然而然地做事,做事的过程就是感受美、体验美的过程,是自由自在的过程,这是人生最崇高、最美的境界。

  张氏认为,人往往是四种境界同时具有的,不会有人低级到完全和禽兽一样,只有“欲求境界”而没有其他境界,也不可能有人只有最高的“审美境界”,而没有“欲求境界”。事实上,各种境界的比例关系在不同人身上有不同表现,有的人是这种境界占主导,有的人则是另一种境界占主导。

  以上,我们是从宏观角度,就人生的全过程来讨论人生境界的,其实,从微观上说,人生的许多方面以及人的言行,都有一个境界高低问题。“画到生时是熟时”,是作画的高境界;“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作诗为文的高境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歌唱的高境界;“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是舞蹈的高境界;“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是读书的高境界;“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是学*的高境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会友的高境界;“明心见性”,是修佛的高境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追求事功的高境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是修道的高境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人际交往的高境界;“心有灵一点通”,是两心相知的高境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仁爱行义的高境界;“只留清白在人间”,是人格的高境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爱国的高境界;“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是追求信仰的高境界……总而言之,人生在世,境界问题不可回避。既然知道人生有境界,追求高境界就在情理之中。

  笔者本人有一个以“幸福快乐”为心理基础,以“利他、利社会”为基本原则的“四境界说”,说出来仅供参考:

  人人都追求幸福,幸福是人的主观感受,是心理欲望得到满足的状态,其外在表现是快乐,其内在感觉是愉悦。以此为据,本人将人生分为以下四个境界:

  境界一:“利己无害人的乐为之、为之乐境界”:在利己而无害于他人和社会的前提下,不管是思想、言说还是行动,“乐为之,为之乐”,即乐于这样想、这样说或这样做,这样想了、说了或做了就感到快乐,则为最低的第一境界。

  境界二:“利己亦利人的乐为之、为之乐境界”:在利己而又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前提下,“乐为之,为之乐”,则为稍高的第二境界。

  境界三:“损己则利人的乐为之、为之乐境界”:在不利己而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前提下,“乐为之,为之乐”,则为较高的第三境界。

  境界四:“害己则利人的乐为之、为之乐境界”:在有害于己而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前提下,“乐为之,为之乐”,则为最高的第四境界。

  本人的“四境界说”,核心在“乐”,做前乐,做中乐,做后乐,因为“乐”是幸福的外在标志,是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是人人都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