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李白深情诗写出史上真挚朋友情
 
 
修改时间:[2019/04/29 16:07]    阅读次数:[464]    发表者:[起缘]
 

   李白深情诗写出史上真挚朋友情

   梁卫山

  诗仙李白狂放不羁、独树一帜,在唐朝众多的诗人中鹤立鸡群,他有一千多首诗作流传于世,《赠汪伦》是李白流传最广的经典诗作之一。这首诗是李白在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挚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主要描绘了李白乘舟将要离开桃花潭时,汪伦踏歌送行的情景,表达了李白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之情。以两句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写出了世上最真挚的友情。汪伦,字文焕,一字凤林,歙州黟县(宣州太平县,今安徽黄山市黄山)人。唐开元间任泾县令,诗人。卸任后,由于留恋桃花潭,特将其家由黟县迁往泾县,居泾县桃花潭畔。天宝元年(740年)至宝应元年(761年),李白曾多次来安徽当涂、宣城、泾县、秋浦、南陵等地,并游历泾县桃花潭。汪伦虽是诗人但没有见过他写得诗歌,至少现今没有汪伦的诗歌流传下来。但是他的名字是因为李白的诗歌《赠汪伦》千古传诵而留名千古的。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中国传统诗作主张表达上的含蓄和蕴藉,而李白这首《赠汪伦》在表达上的特点却是坦率和直露,更是在诗的首句“李白乘舟将欲行”中,直呼自己的姓名,以及在最后一句中又以对方的姓名结尾。这既凸显了李白诗作风格上的浪漫洒脱,也将两人之间的友情变得亲切率真,极富有情味,意蕴更浓。“李白乘舟将欲行”,意思就是说我李白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非常口语化的一句诗,简直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可见李白这次游历已经尽兴了,且表现出的是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同时,也让读者仿佛看到了李白正在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忽闻岸上踏歌声”,这一次句则是描写岸上的那些送行者,虽然不像首句那样平铺直叙,而是含蓄的以“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来描写当地的人踏着地奏着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但送行的人是谁,已经显而易见了,汪伦的到来,这样独特的送别方式,可以看出两人都是不拘俗礼、崇尚自由的人。此景,结合此时此地,再加上这里的人,李白这首诗的经典名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便也脱口而出了。用水流之深来比喻人的感情之深,在传统诗句中大有人在,但在李白这首诗中妙就妙在“不及”二字,自然而然让人想到汪伦对李白的情谊必定要比那已“深千尺”的潭水还要深,很耐人寻味。

  李白以比物手法,将人与人之间无形的情谊转变为具体生活的形象,既空灵又有余味,既自然又更显情真。因此,李白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诗来极力赞美汪伦对自己的敬佩和喜爱,也表露了自己对汪伦的真挚情谊。后人啊常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来形容李白的诗,主要就是李白感情奔放,直抒胸臆,且用情自然真挚,有一种不期然而然之妙,这首《赠汪伦》就集中体现了李白这种自然高妙的诗风。最后,桃花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对李白的情谊到底有多深呢?愿我们都能够拥有李白和汪伦这样的深情厚谊。

  其实不止李白的诗中提及汪伦的名字,还有其他的诗人也提及汪伦的名字。如南宋诗人喻良能的《追和陈子高赠王法曹韵》:

  肯学少陵对马军,

  肯同太白谢汪伦。

  聊将文字饮一盏,

  不待月影成三人。

  门前车马闹迟日,

  陌上绮罗娇暮春。

  想见流觞多乐事,

  酒酣人问斗升嗔。

  还有“鉴湖女侠”秋瑾 的《去常德州中感赋》:

  一出江城百感生,

  论交谁可并汪伦?

  多情不若堤边柳,

  犹是依依远送人。

  这都是因为有了李白的诗歌《赠汪伦》才有的,从而使汪伦的名字成了友谊友情的代名词,他这一辈子也真值了!人生几十年,影响人生的其实只有几个月或几天,还有一个或几个人!而李白就影响了汪伦,使汪伦名声大振!《赠汪伦》这首诗,使不为人知的汪伦的名字流传后世,桃花潭也因此成为游览的胜地。为了纪念李白与汪伦,当地人在桃花潭的东南岸建起“踏歌岸阁”,至今还吸引着众多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