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做好自己,才是最好的你
 
 
修改时间:[2019/04/18 00:05]    阅读次数:[355]    发表者:[起缘]
 

   有位母亲天天数落孩子丑死了,笨死了。动不动冲孩子喊:“你瞧人家考100分,你才考80分;人家当班长,你啥也不是 ,人家比赛得第一名,你在十名开外,我怎么养了你这么个不争气的儿子?”   

   儿子生气了,也冲母亲喊:“你是我妈呀,我丑我笨不都是你生的嘛,你瞧人家李阿姨当局长,你怎么还要爸爸来养活?人家张婶婶每月挣五千,你怎么没挣几个钱?人家隔壁王大哥家有个‘壁幕’,咱家怎么才是21寸的电视?我怎么有你这么个妈妈?”   

   这位母亲一听急眼了:“小子,别跟人家比,你自己没本事还翻天了?气死人。”

  儿子说:“那您是不是老有本事呀?”   

   大人哑口无言,聪明的孩子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是,这类孩子就成了许多父母认为的坏孩子,至少是不乖的孩子。

   其实,现在很多心理分析师、疗愈师都有这样的结论:小时候表现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长大之后心理问题越多;小时候表现的越叛逆,越自由的孩子,长大之后往往心智越成熟。当然,这里所指的叛逆和自由,并不是纵容或已经走上歧途的孩子。

   1

   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乖,都是父母觉得很听话,很讨他们喜欢,这就意味着讨好大人,忽视真实的自己。

   小小很清楚地记得,小的时候,奶奶带她出去玩。路过路边的糖果摊,奶奶指着说:“想要吗?”她摇摇头说,“不想要。”奶奶满意了,说:“这孩子最乖,从来不乱要东西。”

   从心底来讲,年幼的她,其实是想吃那色彩缤纷、酸甜可口的糖果的。只是,“懂事”和“乖”是那个年代对小孩子的最高赞誉。

   小小从心里模模糊糊知道,她“乖”就会让大人高兴,为了得到大人们的喜爱和表扬,为了少受到处罚和责骂,敏感地把自己真正的感受压抑到了一边,努力做出那个“乖”的模样让自己讨人喜欢。

   长大以后,她成了一个不懂拒绝好坏、疲惫不堪的“烂好人”。

   我查了一下,心理咨询师告诉我,很多小时候很乖的孩子,长大了心理问题较多,原因就是他们以满足他人意愿、获得他人首肯为生活主导,失去表达自我的声音,忽略自己的真实需求,内心压抑得甚至到了十分痛苦。

   也经常看到某些长辈对孩子说:“你再淘气我就不要你了。”或是“再这样做我就不爱你了。”孩子眨巴着眼睛,马上安静下来,以证明大人们还爱着自己。每次看到,我都心里一酸,仿佛看到幼年的自己。

   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是一个天才,只是大家天才的地方不一样,也不是每个人最后都成功。

   听说海子小时候也不是很乖,当然,这只是传闻,而且不是很乖也没说是坏。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小时候乖不乖,或许有小部分人知道他青年时差点死于卧轨,但肯定很多人读过他的“我有一个梦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

   有时候“乖”,意味着不敢表达真实情绪。

   比如有一位妈妈说:我的孩子平时很乖,入幼儿园时非常顺利,不哭不闹,但是一两周后却出现了爱打人、半夜哭醒的问题。为什么?

   那位咨询师说:“与其说你的孩子听话乖巧,不如说你的孩子没有安全感。”

   正常情绪下的孩子,没人愿意去幼儿园。因为孩子还不明白为什么去幼儿园,以为去幼儿园就是见不到爸爸妈妈了。

   如果孩子不哭不闹,说明他觉得要做一个你们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就不能哭闹,他知道不哭闹才会让你们更喜欢他。

   也就是说,他在压抑自己真实的内心想法。可是,孩子的感受只能通过其他的方式宣泄出来。上幼儿园以后爱打人、半夜哭醒,都是内心的宣泄。 孩子能够在你面前哭,说明他对你有足够的安全感,知道你会对他的情绪照单全收,全盘接纳。这种无条件的爱和养育,才是孩子健康人格形成的基础。

   3

   社会发展到现在,应该很多父母开始知道,越“乖”的孩子,独立能力越差。

   比如,小时候“乖”的孩子可能学业出色,然而在人生取得更大成就的却是那些小时候调皮捣蛋的孩子。因为,越“乖”的孩子依附性越强,自主性越差。

   乖孩子身上有家长太多的控制感,父母期望我们走在一条可以复制黏贴的道路,过着一个大家都认同的生活,这就是“乖孩子”。然而,有些父母在要求你乖的同时,还要你超越认同,这本身就是矛盾,甚至匪夷所思,乖都是不对,不乖就成"十恶不赦"了。

   乖与不乖,不应该是一种选择,也不是父母应该规划的框框,自然,本真的成长和生活,才是父母以身作则并教与孩子的生存状态,做有个性,独一无二的自己,热爱生活。

   越乖的孩子,随着他渐渐长大,他就会从一个不提问的乖学生、成为一个唯唯诺诺的乖员工,感情上让包办的“妈宝”,生活上不能完全自主的烂好人。从这个角度讲,取得很高成就的人,曾经都不乖。

   “乖”现在看来不是褒义词了,在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真不是个褒义词。

   “乖”这个字,广义来讲,有更深的含义。乖,是束缚了一个孩子本真无邪的天性;乖,它把孩子囚禁在老老实实讨人喜欢,让大人省心的框架里;乖,是把孩子千篇一律化,让孩子失去了个性,没了敢于突破,创新,敢做敢为的独立思想。在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乖”,埋没了孩子的天赋,它把孩子变成了乖的奴隶……

   最本质的一点:这个时代更新太快,很多事情,是前辈要不断向后辈学*,而不仅仅只是单纯的听父辈的话。只可惜,能认清自己视野局限的父辈并不多,大多数还认为下一代应该“乖”一点,走一条稳稳妥妥的牛耕地的路,却又攀比着谁家孩子更赚钱。又矛盾了吧,又匪夷所思了吧?偏偏他们觉得对。请问,你要孩子乖乖扛着锄头种地,连机械都不许用,又想孩子能有首都权贵的生活,你这不是扯淡是什么?

   待别人都功成名就的时候,那些听父辈指路的“乖”孩子,才发现在而立之年需要重新改变职业航向,再一次痛苦地适应社会。

   有些父母的“乖”,意味着用前人坐井观天的人生经验,去指路后一代不可测、未可知的人生。培养孩子的目标有千千万,最坏的可能就是那个“乖”小孩。

   接受了自己的成长教训的我,想自己的孩子做了一个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健康自由的孩子。

   请给孩子一个自己的空间,让孩子做真实的自己,正确的教育应该是:闯祸了,静心教育;平常时,抽点空循序引导;优秀了,给予他鼓励!

   我想说:孩子,你无需乖或不乖,做你自己就好。

 
 
 
下一页:海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