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故事里的人生》(21 “三尺巷”与“罗威饲犊”)
 
 
修改时间:[2019/03/27 13:05]    阅读次数:[662]    发表者:[起缘]
 

   《故事里的人生》21

   “三尺巷”与“罗威饲犊”

  这是两个处好邻里关系的优美故事。

  “三尺巷”的故事说,在一个小城里,相邻的两户人家,都很有势力,一户是官宦之家,家里有人在京城做高官;一户是当地有名的商人,家财万贯。两家都在扩建房宅,在砌围墙的时候发生了争执,两家寸土不让,都想多占一点地盘,事情一直闹到官府。为了增加打赢官司的砝码,官宦人家立即给在京城做官的家人写信,要他出面干预。这位高官见信后,立刻写了一封回信,派人星夜送回。家人打开一看,信上只写了这样一首小诗:

  千里寄书为一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何处去寻秦始皇。

  家人心领神会,按照来信的嘱咐,从原地界退后三尺砌起了围墙。对面的商家见此,深为感动,也自觉从原地界退后三尺筑起了围墙。矛盾随即化解,两家和好如初。由于两家都让出了三尺筑墙,两墙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小巷,后人称为“三尺巷”。三尺巷并非三尺宽,而是六尺宽。

  “罗威饲犊”的故事发生在汉代。故事说,一个叫罗威的人,邻居家的小牛犊多次吃了他家的庄稼,他也和邻居多次交涉,邻居就是不予理睬。对此,罗威并没有火冒三丈,而是想,问题的焦点在小牛犊,只要把小牛犊喂饱了,就不会再去吃庄稼。于是,他每天天不亮就起身去打青草,然后悄无声息地把青草堆放在邻居家的牛圈前。小牛犊一闻到鲜嫩的青草,就起身上前大嚼特嚼起来,吃饱了就睡觉,再也不去吃庄稼了。邻居每天起来,总看到牛圈前有一堆青草,颇感纳闷,经观察,知是罗威所为,顿觉愧疚,从此对小牛犊严加看管,并上门向罗威致歉。

  作者感言:“三尺巷”究竟在何处?说法不一,有的说在今安徽省安庆市,有的说在今山西省长治市沁县,也有的说在今江苏省泰州市;“千里寄书为一墙”的小诗究竟出自谁手?说法也不一,有的说出自康熙年间的文华殿大学士张英,有的说出自康熙年间的刑部尚书兼保和殿大学士吴典,还有的说出自乾隆年间的内阁大学士刘墉或乾隆年间著名的书画家郑板桥。这些我们都不去管它。

  类似“三尺巷”的故事,五代时期也曾有过,据《宋稗类钞》载,后唐杨玢在尚书任内,快要告老退休的时候,他在故乡的旧屋地产,有些被邻居侵占了。于是,他的家人要去告状打官司,把拟好的起诉书送给他看。杨玢看了,便在后边批道:“四邻侵我我从伊,毕竟须思未有时,试上含元殿基望,秋风秋草正离离。”诗的意思说,四邻侵占我们的房产就让他们侵占好了,想想当初未置办这些房产时,我们不还是一样吗?如果还想不通,不妨到唐代盛极一时的含元殿旧址上望一望,当年是何等繁华富丽,而今却是秋风萧瑟,荒草离离。家人看了,打消了告状的念头。

  我们说上边的故事,就是想借此聊聊“处好邻里关系”这个话题。

  邻里关系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人的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地位,俗语说:“远亲不认近邻,近邻不如对门。”由于是近邻、是对门,日常生活中可以互通有无,相互提携、相互关照,特别是家庭偶然发生重大事情,往往是邻居对门最先知道,最先出手相助。当然,正因为是近邻、是对门,低头不见抬头见,且交往频繁,也容易发生矛盾,导致邻里之间的不和谐,甚至相互仇恨。

  家是社会的细胞,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一个家庭里,处理好家与家之间的邻里关系,是一个人能够幸福生活的重要前提,也是保证社会和谐的的重要因素。怎样处理好邻里关系?其具体做法很多,但在我看来,最关键、最核心的,就是“让他三尺又何妨”的“谦让”和“自割青草饲牛犊”的“忍让”。

  谦让、忍让不是无能,不是无原则的退却,而是一种善意的包容和舍己的给予,是一种“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大度风格和“立人达人”的高尚情操,也是一种修好的表示。

  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好事。某报载:有位女士同邻居发生纠纷,邻居为了报复她,趁夜偷偷把一个骨灰盒放在她家门前。第二天清晨,当女士打开房门的时候, 被眼前的骨灰盒震惊了。她没有因此心生愤恨,而是意识到了仇恨的可怕。是啊,多么可怕的仇恨,它竟然衍生出如此恶毒的诅咒!竟然想置人于死地而后快!女士深思之后,去市场买了一盆开得正浓、香气四溢的鲜花。当天夜晚,她把这盆鲜花放到了邻居的门口。又一个清晨到来,邻居刚打开房门,一缕清香扑面而来,女士正站在自家门前向他善意地微笑着,邻居也笑了。一场纠纷就此烟消云散,正所谓“鲜花一盆传善意,相逢一笑泯恩仇”。

  谦让、忍让的反面是“锱铢必较、睚眦必报”,是“狭路相逢,仇仇向见”,其结果往往是斗得两败俱伤,于己于人都不利。随手拈一小案例:2008年,江苏省某一小镇张、赵两家为争六厘米宽的一条宅基地,发生械斗,并因此打了两年官司,虽最后经法院判定得到解决,但两家耗费了大量精力并各自损失近十万元。事后两家追悔莫及。

  谦让、忍让是受害者的一种包容和宽恕。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邻里和谐是邻里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受害者为了避免矛盾激化以至于暴力报复的恶性循环而采取包容和宽恕态度时,施害者亦应做出积极反应,亦有责任选择悔过和道歉。对过错的悔过和道歉,不是追溯施害方的历史罪责,目的是承诺不再犯以前的错误。富商主动让出三尺筑墙和罗威的邻居严管自家的小牛犊并上门致歉,就是一种悔过和道歉。由此看来,“包容和宽恕”与“悔过和道歉”的良性互动,才能实现邻里和谐。所以,在邻里相处过程中,当邻居包容和宽恕了自家的时候,一定要主动上门致歉,如是,两家才能友好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