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尽孝容易,脸上的颜色好点“难”啊!---读论语《为政第二》有感
 
 
修改时间:[2018/10/14 09:07]    阅读次数:[411]    发表者:[起缘]
 

  在论语《为政第二》里孔子有几段对孝道的精彩论述,

   【原文如下】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车,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译文】

   孟懿子(鲁国的大夫)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天下的人心。”樊迟给孔子赶车,孔子告诉樊迟说:“孟孙向我问孝,我答复他说,不要违背天下人心。”樊迟说:“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照礼节侍奉他们,父母去世了,要按照礼节埋葬他们,按照礼节祭祀他们。”

   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你要体会你的孩子有病时,你为孩子担忧焦急的心情。(反过来再想你小时父母是怎样为你的心情,把父母对你的心情,现在用在你对待父母身上,这就是孝道。)”

   子游(孔子的学生)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的孝子,只要达到能够供养父母有吃有穿就行了,别的都不管。就是狗马也能得到饲养。如果内心深处对父母没有孝敬的正真感情,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子夏(孔子的学生)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侍奉父母能够经常保持和颜悦色,不给父母吊脸子,这是最难的。有事情,儿子替父母效劳;有酒食,让父母先吃喝;---难道这样就算做尽到孝心吗?”

   【评析】

   一、孟懿子,姓孟孙,名何忌,“懿”是谥号。鲁国的大夫,一个相当高官阶的人物,因为他是一位高官,孔子在回答他提出的问题时很有趣,只告诉他“不要违背。”不要违背什么?没有下文。孟懿子是从政的人,从后来孔子坐在车上对他的学生樊迟的解释我们可以理解为;“不要违背天下人,必须大孝天下,对天下所有人负责。视天下人如父母,那才是真孝,这是大臣的风度。”这样天下人才不会骂你的先人,这才是你应当做到的大孝。所以“无违”就是不可违反人心。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当父母活着的时候,我们要孝敬他,礼是包括生活上的照应,爱护。并不是见面行个礼就叫孝那么简单。“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讲的是中国文化的风俗*惯。表示了对父母怀念和感恩。

   二、孟武伯何许人也?就是孟懿子的儿子,他是一个世家公子。孔子对他的回答:“父母唯其疾之忧。”

   孔子的回答很微妙,也很有趣味,他的意思是,只有自己做了父母的人才能体会出来。举个例子,有一个做父母的,看到自己的孩子病了,但没有钱给孩子看病,这时他坐在办公室是什么心情呢?着急,不安,汗流浃背,又不敢随便走开,但心里牵挂着孩子,心急如焚,等着下班。孔子对孟武伯说,对父母只有拿出父母现在担忧孩子患病时的心情,这就是孝道。

   三、对子游的回答更是有趣。子游是孔子的弟子,少孔子四十五岁。他问孝,孔子讲得很明白,他说,现在的人不懂孝,以为只要能养活父母,让父母有饭吃,有钱花,就是孝了。就像现在一样,儿子在外面工作,每月给父母寄个一百贰佰,就是孝了。以为养活了父母就算孝,但是“犬马皆能有养”饲养一只狗,一个宠物,一匹马也都要给他吃饱,所以光是养,不注意父母的精神需要,没有一颗真正的爱心,就不是孝。

   现在流行一首“常回家看看”的歌儿,就说明了父母的对子女的需要。

   四、子夏问孝,孔子又是一种更为深刻的回答他说:“色难。”什么叫色难?态度问题。上面讲不敬何以为孝,就是对待父母的态度很难。对父母说话,回答问题,总不能和颜悦色,一副不耐烦的气势,劈头盖脸一顿抢白。他说:“有事,弟子服其劳。”父母有事的时候,例如我们看见年老的父母扫地,我们做后辈儿女的过意不去,结果来自己扫了。“有酒食,先生馔。”(古代对前一代人都称为先生)有好吃的就先拿给父母长辈吃。“曾是以为孝乎?”(曾,是假定的意思。)你以为这要就能做到孝了吗?替长辈做了事,请长辈先吃了好的,不一定就是孝了,为什么?“色难”。态度很重要,不是主动的而是大面子过不去,勉强的。往往有这样情况,有一天做儿女的下班回家,感到累的要命,而爸爸这时躺在床上,正好要喝水,吩咐你倒一杯水来给他。做儿女的茶端来了,但沉着脸,很不情愿,很不高兴,把茶杯在她面前狠狠的一搁,声色俱厉的说:“喝吧!”在儿女这样的态度下,为父母的心里,比死都难受,虽然茶端来了,他看看你的态度,不喝了。所以孝道第一心要诚,行动要尊敬。一是内心二是态度。这就是“色难。”

   推而广之,在社会上君道,臣道也是这样。一种是有些人做了领导,一种是做人部下。为政之道也是“色难”。也是“不敬何以别乎?”所以领导别人的,作别人部下的,都是“色难”。态度不容易和蔼。内心上更难敬,真爱人,很不容易。《论语》把这两句关于孝道的话摆在《为政》篇,也就是从政的修养与态度,这是真学问。你说你爱护部下,可是你对部下不满意就骂,心中有事,把脾气都撒在他们身上,发了脾气以后,你今后再对他好,他心中的对你阴影很不容易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