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民间竹编文学:竹器论——国竹之失
 
 
修改时间:[2017/08/23 20:07]    阅读次数:[389]    发表者:[起缘]
 

  图文:卓凡黔源竹韵

  竹器,华夏民间文化之魂,千载风雨,起伏不定,分支不可数,依竹而存,故山区编者多,山区编之皆因竹之因,非竹艺为廉者;然城居者却以有色之光视之,实为性之劣矣!九州域内,编者多、类多杂,因千百年之伴随,入人心固,优劣评判皆因情感,有失公允。

  业内喜论资排名,舌战不休,为名次无所不用其极,偷、剽、骗者多,是以名者多徒有其表,编者默默无闻。封大师,脸不红,心不跳,为名奔波,技已生疏。此名者可得财,然多为寡财,他人无从得之;为名,可,然不可为一己之私,为众匠谋福利为名之极,可为无冕之王者。

  内为名争论不休时,东洋之国却以竹为商,入华夏之国,取国人之金,巨矣,以国人之财回东洋之匠。国人之竹艺不能媲其美,国人之技不能比其精,非也,内耗而已,争浮华之名夺身外之财,竹艺多停滞不前。

  有东洋之器价千金,人曰当然也,国竹匠师之艺价十金,不值,一金足矣。东洋之竹曰艺术,国人之器曰廉物,为何? 除少许国人独钟他国之物者,其物本身亦有距离,但非国艺差于东洋之器,因国竹种类繁多,分布域内,多不被人所知,故多人则曰国竹不如东洋也!

  国之竹蕴数千载,却人曰国竹不如东洋,非技艺不如,非美观不足,皆因内斗,堤防、私心太重尔,虽多不一,虽久不扬,不扬则人不知,如是而已!国竹虽蕴久,官轻民散,商不一统,已过千年,仍多不名尔,名地亦多为求己利,以学博名,然不授真技,传其表术,搏名套利,于竹之传承无益,伤学者之心尔!

  官不传,或不力,每有政策,多应付之,不以己责思之为之,多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之作为,消极待之,何来发展?竹艺之人多少学,重于技尔,不善买卖,唯靠竹商,然商为己利,多有榨匠人之血汗,伤竹匠之热情,故质不一统,量不增进,亦不出新,千万年不变。

  官不为,商为己,匠不长,竹道何兴?品牌何成?内不兴何以言外,此为不足东洋之处也,艺不分国界,然己不团结,外有入者,高低立显,辱先祖之遗技也!

 
 
 
上一页:再嫁风波
下一页:张良传奇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