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书香盈人生文章写春秋
 
 
修改时间:[2017/07/31 22:07]    阅读次数:[387]    发表者:[起缘]
 

  “才华馥比仙,气质美如兰。”《红楼梦》贾府算是粘上了皇亲的荣耀,只是因为多了些胭脂味,少了些书香味,贾政的棍棒,也未能让宝玉舍弃红粉绿脂,未能挽救倾倒而泻的贾府。

  自古就有一部经典,半杯香茗,足以富可敌国,贵比王侯的说法。人生几十年,唯有读书,让我们充实,让我们睿智,让我们思接千里,视通万里。少年周恩来已然懂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语道出其人生的真谛。

   浩瀚无际的书海大洋,让我们塑造出横溢的才华,熏染出博大的胸怀,形成独具的人格。想起自己人生的几十年,让阅读漫步于心间,让心灵永不孤独,成为“生命的美容”,优雅地行进在灿烂的岁月里,使得生命不老,璀璨人生。 

  读书几十年,最深刻的记忆的要算是读“老三篇”,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已经很久远。毛泽东著作 经典之一的《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被称作是“老三篇”,伴我几十年,做人、做事、做官,终生受益。前些年,写过一篇《“三篇文章”成就一生事业》的短文,发表在纸质媒体上。

  高中毕业,背着书包去当兵。18岁那年,从放牛娃到解放军战士,改换了一家人的门庭。离开家乡,离开父母,只是没有放下书包。当兵踏上征途的那一刻起,书包与枪杆子一样,相伴在生命旅途。人生不长,要走好每一步,要让人生的每一步都在生命里留下印记,没有那些“大道理”填充自己的脑袋,是万万不可的。几十年来,凭着“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的态度,抱着“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的信念,学理论,练技能,争当先进,努力进步,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部队基层指挥员。历练部队近二十年,总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入党、立功、进军校,用青春换人生,那些立功喜报,荣誉证书,还有那些金灿灿沉甸甸的军功章,无法用金钱来衡量,这是人生的灿烂,亦是人生的辉煌。无论在位还是退位,无论是坐主席台,还是走村穿巷,从来没有过“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的念头,始终在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离开部队到地方,担任基层领导工作,部队首长的待遇不复存在,部队的指示命令不再有效,从指挥员到办事员,转变角色,直面群众,直面矛盾,让我感觉到这就是社会,这就是天天需要面对的复杂社会,不论碰到什么事,总是“从团结的目标出发”,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走进矛盾,解决矛盾,一切都显得那么安然。

  政治即是生活,生活即是人生,许多人都在叹息,基层工作烦,群众工作难,事实上,心里有群众,什么都不难。做基层工作,心中有群众是前提,相信群众是根本,为人民服务是目标。所有的一切都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执政党理应做到“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视百姓为镜子,视民心一杆秤,公道自在民心中,为官为人如何,百姓最清楚。做人做事,态度决定事业成败,心中有他心,才能让他人心中有我,“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岁月向前,赢得群众拥戴是快乐的。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普通战士张思德那种为人民利益工作的思想、加拿大共产党人白求恩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态度、老愚公那种子子孙孙无穷尽誓将事业进行到底的精神,人生也就丰满厚实。

  人生在世,弹指一挥间,读书明理,重在做事处世,“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走在大街上,穿金戴银不算什么,每个人肩膀上都顶着一个脑袋,这也不算什么,有没有自己的思想,才是最重要的。毛泽东说过,“一个人的正确思想不是固有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来自于实践中”,实践的前提是需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作保证,除了读书,找不到第二条路的。

  读书在于悟性,悟性在于实践。古代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传下来的《沉思录》,一本小册子,已经读了好几次,思考,思索,思想,每一次的阅读总是给我以强烈的醒悟。人生是什么?当今物欲横流的世事,写文章,做学问,学一点法国启蒙思想家让-雅克•卢梭。卢梭写作《忏悔录》时已经54岁,前后用了4年时间写就《忏悔录》,忏悔自己的一生,其内心的纠结和勇气,那是前无古人的。古人尚可做到,现代人怎能不脸红。一个人活着容易,难的是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难的是敢于解剖自己的德行,摈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去认真而正直地思考自己。《沉思录》、《忏悔录》是一些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朴实却直抵人心。

  人生不读书,似赤条条走大街上一般的蒙羞。书不可不读,读什么书,那是大有讲究的。时至今日,一天不读,即是腹中空空,心便发慌,睡也不安,食之无味。读书,理应读好书。好书需要静心,细细体会读书之味道,从书本里悟出一些道理。毛泽东读《水浒》悟出了宋江的投降主义,而有些人只知道西门庆和潘金莲;毛泽东读《红楼梦》悟出了封建社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官场关系,而有些人悟出的却是《红楼梦》的男欢女爱;毛泽东读《李自成》悟出的是得人心即得天下,打天下难,治天下更难的千古道理。要成为一个好的读书郎,坐在窗前,捧着书本,如儿时背唐诗、老婆婆念经似的,虽是烂熟,却悟不出一点道理来,那样子有些像,也是没多少意思的。靠记性“填鸭子”似的读死书,只不过是把脑袋当作一只书橱罢了,只累人而无益。做学问之人就是将自己悟出的道理传授给他人,读书写文章之目的,于人于社会有益。

  读书做文章,没有洁净的心灵,恐是难以让人认可的。古往今来,纵是有多少文采极好之人,缺少那种人生的光亮,无论是多么精彩极致的文章也是没能留给后人,终成天下之笑谈。读书清洁心灵,内心深处的那些不洁污秽之物,唯有读书而除得去的。饱读诗书,造就高雅的气质,良好的风度,优秀的素质。读书,在幽幽书香潜移默化的熏陶下,浊俗可以变为清雅,奢华可以变为淡泊,促狭可以变为开阔,偏激可以变为平和。书香味在身,那种静气、秀气、灵气、高贵气、泱泱大气,永不消褪。

  读书即是享受人生,让人生完美。书是我们最好的伙伴,在寒冷的冬天送来温暖,在炎热的夏季泼洒凉爽;在你痛苦的日子递上安慰,在你快乐的时候播放笑声。当我们走进书山,会发现里面的风景美不胜收,精气神就会渐入佳境。陶醉于绝妙的文字之中,楚辞的风骚、汉赋的酣畅、唐诗的俊逸、宋词的雄阔、元曲的典雅、明清小说的厚重,会奔腾而来,尽收眼底。仿佛是骤雨初霁晴日丽天的一束彩虹,沉沉黑夜划破苍穹的一道闪电,乌云散去妆点西天的一抹晚霞。打开书,便打开了一扇面对世界的窗口,读天,无际的长天予你灵性,读地,宽厚的大地赠你理性。

  读书永无止境,进入书香之地,顿感天外有天,山外有山,一直想着写些什么,也没能拿出让人信服的文字篇章,今日一时兴起,谈些读书之感悟,以示共勉,求真求精,惟江山之平台,奉精彩文字于读者,才是根本。古人说得好:“惟书有色,艳于西子;惟书有华,秀于百卉。”有麝自然香,何必当风立?从来读书长精神,应与书籍伴终身。“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书香盈满人生,天光云影抚书页,一路走来,书写人生,便是无愧于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