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李老太太的幸福晚年
 
 
修改时间:[2015/11/06 16:07]    阅读次数:[473]    发表者:[起缘]
 

  我的老家地处豫东的边缘小县,紧靠安徽的最西部,地理位置比较偏僻,至今也没有通大铁路和高速公路,早已停运的小火车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车速比马车快不了多少。但是,在这片热土上,物产丰富,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等,农作物应有尽有,这片热土养育着一百四十多万人口。其文化底蕴根深蒂固,这里不但是书法之乡,还是诗词之乡。这个地方距孔圣人的家乡不远,受孔孟思想的熏陶很深,据说当年孔圣人周游列国时,路过此地,看到农田丰盛,民情淳朴,便停下脚步,组织民众进行讲学,重点讲了一个"孝"字,这里留下了先圣的遗风。

  二千多年过去了,孝文化在这里不断传承并发扬光大,这里的人们不管是男是女,都比着仁义,比着贤惠,比着孝顺。这里的老人都很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着。有人说:这个地方是老人生活的福地、是养老的天堂。

  我的邻居李老太太,就是众多老人中的一位,今年春上,她已过了八十八岁大寿。老人白白胖胖,满头银发,很健康,眼不花,耳不聋,还有六个牙齿没下岗。老人有点弯腰,有点驼背,虽然两条腿有点老化,拄着拐杖还能出来慢慢地行走。老人闲不住,经常坐在大门口左侧的椅子上,娃娃们围着老奶奶玩耍,有时儿媳或孙儿媳会在风和日丽的暖阳下,用推车把老太太推到村外瞧看庄稼,一来晒晒太阳;二来吸吸新鲜空气;三来见见熟*的乡邻。老人家总是满脸的笑容,见人都招手,非常慈祥,非常可爱,真是家有一老如同一宝!

  今年回家过年时,在春节的午更里,我同兄弟们一起去李老太太家拜年。我老家的风俗是夜里一两点起床过年,烧火下饺子,放鞭炮,在堂屋的桌子上摆供品,吃过饺子,先去老坟拜祖,然后到有老人的家里拜年。因为李老太太是我的近邻,辈份又高,我就与兄弟们一起先去了她家,到她家一看,屋里屋外站满了人,都是老太太的亲人,老人的大儿子双手捧着碗,端着饺子;二儿子一手拿筷子,一手端着菜盘子;三儿子手持热毛巾,三个儿媳站在老太太的身边,他们正侍候老太太吃年夜饭,这时的老太太是多么的开心呀!这幅真实的孝母图,永远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我返回城里的前天,就是正月初六的晚上吧,我征得父母的同意,又去了老太太的家里,并在那里与老人家的家人共进晚餐。我有两个主要意图:一是与长寿老人一起分享长寿的快乐;二是想细致的了解做为子女应如何赡养老人,让老人健康长寿。因为我也有八十多岁的父母,我最大的愿望是想让二老长命百岁,幸福安康。

  没吃饭时,我趴在老人的耳边轻声地问她,"您幸福吗"?"幸福"!"您快乐吗"?"快乐的很"!“多少人跟您一起过年"?老人笑着说:"俺家四世同堂,共有三十二口人,大孙子一家三口没回来,小孙子一家四口也没回来,他们都在深圳工作,离的太远,都打电话了,今年俺家过年在家的有二十五口子,一大家人可热闹啦!”老人的头脑清清楚楚,一点也不糊涂。我对她说:等您过九十大寿和百岁大寿时,我一定回来给您老人家祝寿,老人说:我等着,我能活一百多岁呀!她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李老太太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老头子八十四岁时,驾鹤西去,老头走后,老太太跟长子一起住,老二老三比着孝顺,女儿女婿接长不短地来家看望老太太。一大家人包括孙辈在内和和睦睦,没有一人惹老太太生气。每天三个儿子和三个儿媳都要到老太太跟前问安。

  老太太的三个儿子我都叫叔。晚饭时他们都来了,还有几位同辈的弟兄们,一大桌子人可快乐了,大家说的话题是如何侍候老人,让老人健康长寿。

  大家说了很多经验和做法,后来,我归纳了几条:

  一,家和、平安,不让老人担心,不让老人心烦。

  二,尊老爱老,晚辈要多与老人交流,让老人开心。

  三,多陪伴老人,不让老人孤独。

  四,注意观察老人的身体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就医。

  五,照顾好老人的生活起居,像对待婴儿一样,用耐心和细心对待老人。

  ……

  ……

  还有很多很多的具体细节,饭菜要烂,内衣勤换,经常擦身,多晒太阳,玩玩玩具,经常说笑,听听戏曲等等……

  现在社会进步了,物质条件好了,人的寿命不断提高,老人的数量不断增加,赡养老人成了一个社会大课题,需要全社会重视……

  我希望我家乡的老人都能像李老太太那样安度晚年、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