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地瓜的由来及地瓜叶的好处
 
 
修改时间:[2013/06/27 07:12]    阅读次数:[538]    发表者:[起缘]
 

   地瓜长的什么样子,人人皆知。但地瓜是从哪里来的?很多人是不知道的;还有地瓜叶有什么好处?一样也是很多人不知晓。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高中毕业回乡务农,有一位“右派分子”(被错划的)问我:地瓜为什么也叫番薯?我说这事真的不知道。这位“右派分子”知识面很广,后来他告诉我,有关地瓜的一些故事:
   他说“番”字当头,这说明地瓜的故乡不在中国。1963年,郭沫若先生以地瓜为题,曾赋《满江红》词一首:
  “我爱红苕(tiáo),小时候,曾充粮食。明代末,经由吕宋(菲律宾),输入中国,三七○年一转瞬,十多亿担总产额。一季收,可抵半年粮,超黍(shǔ)稷(jì)。原产地,南美多。输入者,本是福州原籍。挟藤篮试密航,归来闽海勤耕植。此功勋,当得比神农,人谁识?”
   郭老的诗证明了地瓜的这段历史。地瓜又名番薯,它原产于拉丁美洲,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传入欧洲,又经西班牙人传至摩洛哥、菲律宾。在明朝万历21年即1593年5月,福建长乐人陈振龙由菲律宾把地瓜引进到中国(注:明朝万历1573---1620年)
   陈振龙是中国引种番薯第一人。陈振龙(约1543~1619年),福建省长乐县青桥村人。二十岁前中秀才,后乡试不第,遂弃儒从商,到吕宋岛(今菲律宾)经商。他见当地种有朱薯,耐旱易活,生熟都可食,有“六益八利,功同五谷”。他不顾西班牙政府不许朱薯出口的禁令,将薯藤绞入船吸水绳中,渡海带回福州培植。
   这一年,闽中大旱,五谷少收,振龙叫其子陈经纶上书福建巡抚金学曾,申报吕宋朱薯可以救荒。金允试种,试种成功,金闻讯大喜,于次年传令遍植,解决闽人缺粮问题。
   闽人感激金学曾推广之德,将朱薯改称金薯,因其是由外国引进的,所以又称番薯。为纪念陈振龙引进薯种和金学曾推广种植的功绩,在福清县建立报功祠。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福州人何则贤亦在乌石山建“先薯祠”,后祠被废。现在的“先薯亭”,于1957年所建。
  
   接下来,说说地瓜叶的好处。
   地瓜叶俗称番薯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c和铁、铝等,可作蔬菜用,比其它的叶菜类营养成分高,是优良且富营养的深绿色蔬菜。
   地瓜叶的功效与作用:
   一般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减少痔疮、大肠癌的罹患率;又可增加饱食感,减少热量摄取,有助於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同时能降低胆固醇,增加油脂的排出及防止血管硬化等,有益人体健康。而地瓜叶的纤维质地柔细,没有苦涩味,入口滑润又不伤胃,是优良的膳食纤维;尤其地瓜叶热量低,容易有饱足感,也是减肥的好食物。
   地瓜叶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具有食疗作用,民间常利用它来止血,例如胃出血、痔疮出血等内出血,具有清凉退火的功效。用法很简单,只要将地瓜叶洗乾净,放在果汁机里,加少量的水打汁,再用纱布过滤约200cc,加一点蜂蜜或甘蔗汁即可饮用。
   地瓜叶的吃法:就是用开水将地瓜叶烫熟,拌佐料或沾酱油,就是一道美味爽口的凉拌地瓜叶了。

   2013。06。25

 
 
 
上一页:拟箜篌引
下一页:那一纸弦音